注册

负责专业范围为结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传感器网络。

擅长专业为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各1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装备预研领域基金、总装预研基金(优秀结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青年创新项目、航天五院科技委研发项目等11个项目,参与十三五、十二五民用航天等二十余项课题。学术贡献:1)建立了航天器结构健康监测的传感器配置鲁棒优化模型与多维消冗模型,设计混合优化算法有效改善了稳健性和冗余性,应用于太空发电站的传感器网络方案;2)设计并分析了2种太空发电站天线结构有利散热构型,解决了大功率散热制约服役性能与系统效率的难题,用户单位证明应用可行性;3)建立了卫星非线性动力学降阶和功能面型精度评估方法,为卫星总体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国防重要需求、航天技术发展、力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服务于国家航天领域且具有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