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磁共振成像/波谱仪质量控制方法》由TC487(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

目录

基础信息

标准编号
20202837-T-491
计划下达日期
2021-05-29
项目周期
中文标准发布后90天
归口单位
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翻译承担单位

翻译人

刘子龙
熊行创
廉玉生
李雨霄
李卓然
刘文丽
傅瑜
王欢
邢晓聪
王志博
卢永红
王洪
韩鸿宾
李进
何清源
王璞
徐征
万蕴杰
汪立文
张淑琴
王学政
袁兰
邱建峰

国内外简要情况说明

本标准从国内外磁共振影像和放疗设备的生产、临床使用情况出发,研究可溯源至国际单位制(SI)的设备性能评价方法并将其标准化,构筑提升我国磁共振设备质控的基础,并为其它重大数字诊疗装备质控提供共性技术支撑。

2013 年底我国MRI 的市场保有量已达到6400台,以目前速度,我国MRI市场容量将在2017 年应可突破万台大关。

国内磁共振企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也逐步得到发展,无论低场,还是高场1.5TMRI 系统都已有自主研发机型生产,并上市销售;生产企业也由原来的少数几家发展到近20家,但国内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仍以通用电器、西门子、飞利浦等公司的磁共振成像产品占据绝对优势。

项目建立的质控方法,可打破国外设备及技术的垄断和黑箱模式,助力民族产业的振兴。

另外,本质控方法是建立在可溯源至国际单位制的基础上,以及基于可测量的原则。

通过标准装置复现质控所需要的量值并溯源至国际单位制,质控方法取得了国际等效性,同时通过标准器具(标准模体)进行量值传递与校准,可以将最高量值传递到临床和设备生产中完成质控。

同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质控方法将随着国际单位制的变革而变化,保持其国际先进性。

备注

中文版即将发布,技术内容依托的是主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试点专项“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项目“可溯源至SI 单位的磁共振影像设备质控方法及其标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