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废渣、废水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由TC229(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由于稀土生产中所选用的原矿性质不同,所使用的化学药剂也各有差异,同时采用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不尽相同,使得稀土生产排出的废水有害元素多种多样。
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来源:其一是生产中所用原矿带来的有害物质,如稀土混合精矿中含有氟,其总量达6%~14%,在分离、纯化工艺过程中有部分含氟化合物进入废水中;其二是稀土精矿中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如钍、铀和镭等,在生产中这些放射性物质有少量转入废水而产生有害废水;其三是萃取分离等工艺中使用了各种化学药剂,如盐酸、硫酸、烧碱、草酸、萃取剂等,在生产中它们有一定量进入废水而变成有害废水。
对于稀土工业而言,如何处理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了稀土工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键所在。
稀土企业只有在稀土生产工艺和污染处理技术双向提高的基础上才能稳健发展。
在稀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其特点是高盐分且含有多种有害元素,若直接排放或任意堆放的话,将造成水体污染、土壤酸化、碱化、硬化、大气污染、重金属离子超标等影响。
化学需氧量(COD)是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
该标准方法采用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采矿、选矿、冶炼产生的稀土废渣浸取液及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方法,测定范围为:30~1000mg/L。
国家标准《稀土废渣、废水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发布于2017年。
自发布以来,给生产方及相关环保部门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导。
该标准在国内已经相对成熟,翻译成英文版标准将为国内外稀土行业环保问题给予可靠参考,进一步促进国际稀土行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