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有效载荷在轨测试方法》由TC425(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通信卫星有效载荷在轨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有效载荷关键性能指标测试,验证经过发射及转移轨道后有效载荷的健康状况,衡量卫星在轨工作是否正常,对于通信卫星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通信卫星的容量逐渐由原有的不足10路扩展至50路左右,使用频段也由原来的S、C频段扩展至L、S、C、Ku、Ka频段。
国际通信卫星技术正朝着大规模、大容量、多频段的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卫星和高通量通信卫星等新型通信卫星发展十分迅速,对有效载荷在轨测试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现有标准的测试系统、测试项目、特别是测试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和适应性修改,用以规范并指导我国后续国际合作通信卫星的有效载荷在轨测试工作,同时填补该领域国际标准空白。
国外:采用关键词“通信卫星”、“有效载荷”、“在轨测试”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欧洲航天局(ESA)、欧洲航天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军用标准(MIL)、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等国外标准数据库中查询,未查到相关标准。
国内:采用关键词“通信卫星”、“有效载荷”、“在轨测试”在《国家标准全文数据库》对相关标准进行了查询,查询结果包括国内有1个相关国家标准: GB/T 12639-1990(即本次修订标准)编制时间较早,主要针对早期通信卫星编制的在轨测试标准,随着通信卫星技术向大规模、大容量、多频段的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卫星和高通量通信卫星等新型通信卫星的出现,有效载荷在轨测试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等已经有了较大改变,本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有效载荷在轨测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