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技术成熟度评价指南》由TC425(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近年来,航天工程普遍具有质量保证和通用质量特性要求大幅度提高,研制周期缩短和研制阶段并行交叉等特点,尤其是在轨建造、组网运行、深空探测、长期在轨载人等新的任务和需求。
通过本文件的翻译转化,能够有效解决航天工程国际合作项目中立项论证、工程研制、飞行试验和在轨运行各阶段的技术成熟度评价问题,提供了航天工程技术成熟度评价的总则、被评价技术及其子技术的确定、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技术成熟度等级对应的工程阶段、技术成熟度评价程序和方法、各相关方在技术成熟度评价工作中的职责、技术成熟度评价的实施要点等方面的指导。
把我国航天工程,特别是载人航天工程中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研制中技术成熟度评价的科学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向国际。
201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了ISO 16290《航天系统—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及其评价准则》。
该标准明确了适应范围,给出技术成熟度其评价所需理解的术语和定义,主要以航天产品硬件为对象,着重阐述了技术成熟度的九个等级。
2017年,欧洲空间标准化组织发布了ECSS-E-HB-11A-2017《技术成熟度指南》,比ISO 16290更全面、细化,详细阐述了如何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
2012年,我国发布了国家军用标准《装备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和《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价程序》,主要用于预先研究成果评价和武器装备等的立项论证拟采用的新技术,标准内容较为简单。
由于我国与国外在航天领域技术管理中存在一定差异,而我国近十年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航天工程技术成熟度评价的经验,能够有效支撑以我为主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提高中国航天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因此进行翻译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