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土壤质量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第2部分:磷脂脂肪酸分析法》由 TC404(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41644-Z-326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6个月
下达日期
2024-05-31
申报日期
2023-06-25
公示开始日期
2024-04-12
公示截止日期
2024-05-12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13.080.30
13 环保、保健和安全
13.080 土质、土壤学
13.080.30 土壤的生物特性
归口单位
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农业农村部

起草单位

采标情况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国际标准:ISO/TS 29843-2:2021。

采标中文名称:土壤质量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磷脂脂肪酸分析法。

目的意义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都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中最活跃的生命体。

虽然微生物量碳只占总有机碳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全球碳氮循环中起关键作用,它们负责有机质分解,控制氮的吸收和释放。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物活性、土壤结构的形成、有机质周转、营养循环、土壤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含量都被看成是指示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其研究对于探索自然生命机制、开发超常生物资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各类环境污染、维持生态服务功能及促进土壤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科学家在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启动的黑土地和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专项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土壤微生物方面的研究。

磷脂脂肪酸(PLFA)是活体微生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不同类群的微生物能通过不同的生化途径合成不同的PLFA,其中部分PLFA 可以作为分析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变化的生物标记。

PLFA 法就是通过分析这种微生物细胞结构的稳定组分的种类及组成比例来鉴别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

此外,结合使用同位素13C或14C标记的底物,该方法还可用于鉴定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组分,进一步指示微生物利用的碳源种类,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同化这些碳源,从而为微生物介导的碳流通和碳循环过程提供信息,实现特定微生物群落与其参与的碳循环之间的联系。

本项目借鉴ISO国际标准,规范我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磷脂脂肪酸测试方法,可以为我国磷脂脂肪酸法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的数据与国际互认提供有利条件,进而为我国在土壤学、微生物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提高重要技术支持。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项目描述了采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法测定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本项目适用通过适当方式混合均匀的所有类型的土壤样品。 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采用1:2:0.8 (v/v/v)的氯仿/甲醇/柠檬酸盐缓冲液提取土壤样品中的脂质;通过硅胶柱将脂质提取物分离为中性脂质、糖脂和磷脂;磷脂通过温和的碱性水解反应转化为脂肪酸甲酯 (FAME);使用气相色谱法或气相质谱法定性定量分析不同的脂肪酸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