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再生钛锭》由 TC24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43SC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稀有金属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主要起草单位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宝武特冶钛金科技有限公司 。
77 冶金 |
77.150 有色金属产品 |
77.150.50 钛产品 |
我国钛及钛合金的生产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开始实现海绵钛的工业化生产,1964年实现了钛加工材的工业化生产。
随着钛及钛合金冶金技术的发展和加工技术的进步,钛及钛合金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海洋工程、舰船、汽车、建筑、医疗器械、体育用品中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钛及钛合金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低的导热系数,导致钛的提取、熔炼、变形加工、热处理等生产工艺十分困难,致使钛及钛合金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其昂贵的价格严重研制了钛及钛合金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据统计,在钛及钛合金产品的制造加工成本中,原材料海绵钛和合金元素分别占39.7%和6.7%、加工变形占26.6%、铸锭熔炼占20%、产品检验占5%、热处理占2%,原材料海绵钛和合金元素是钛及钛合金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有效回收利用钛及钛合金,实现再生钛及钛合金原料的循环利用,是降低钛及钛合金产品制造成本的主要手段。
由于钛及钛合金独特的加工工艺特点,加工材的成品率较低,一般在50%左右,其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工艺余料。
在钛及钛合金工艺余料的回收利用方面,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工作,到70年代初,相继达到了工业规模的回收水平。
在美国钛及钛合金回收料的再利用平均占铸锭生产的3545%。
其他西方国家的钛公司和生产厂也相继完善了各具特色的钛及钛合金工艺余料的回收工艺及装备。
我国最早研究钛及钛合金工艺余料的回收利用工艺始于1968年,在2000年之前,回收钛及钛合金工艺余料接近5000吨。
在2000年之后,我国钛及钛合金工艺余料的回收利用实现了快速发展,每年回收利用钛及钛合金工艺余料超过1000吨,并于2007年建立了GB/T 20927-2007《钛及钛合金废料》的国家标准。
GB/T 20927-2007自发布实施以来,在钛及钛合金回收料的分类分级和处理验收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稳步促进了我国钛及钛合金工艺余料的回收储备,有效推动了我国钛及钛合金回收料的再生利用进程。
近年来,随着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展应用,各生产企业对再生钛锭的生产需求也越来越大,利用回收钛原料的再生钛锭生产的钛及钛合金产品,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也在各工业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推广,但我国尚未建立再生钛锭的相关标准,严重阻碍了钛及钛合金再生料回收利用的科学合理发展,现急需通过制定该国家标准,有效促进我国钛及钛合金再生钛原料的健康发展,在降低钛及钛合金产品制造成本的基础上,为其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保驾护航。
本项目适用于再生钛锭的生产与验收,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a)牌号:TA1、TA2、TA3、TA4、TA10、TC4、TC11等钛及钛合金; b)规格:200mm??~500mm??×1000mm~1500mm×1000mm~5000mm; c)化学成分:为了保持本项目与已发布实施国家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规定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3620.1-2016《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的规定; d)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本项目将按再生锭表面质量的分类分别规定其尺寸允许偏差; e)再生料:当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再生钛锭应提供钛及钛合金再生料的添加比例; f)β转变温度:规定测试β转变温度的要求,为再生锭热加工工艺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工艺参数; g)超声检测:为确保再生锭冒口的切除,本项目将规定再生钛锭超声检测的要求; h)外观质量:本标准将按扒皮表面和不扒皮表面两种供货方式规定外观质量的要求。 除上述主要技术内容之外,本项目将修改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