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电子产品安全关键连接间歇性故障检测技术规范》由 TC588(全国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唯实兴邦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41600-T-33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8个月
下达日期
2024-05-31
申报日期
2023-05-23
公示开始日期
2024-04-12
公示截止日期
2024-05-12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03.100.40;03.120.01;19.080
03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
03.100 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
03.100.40 研究和开发
03.120 质量
03.120.01 质量综合
19 试验
19.080 电工和电子试验
归口单位
全国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美国空军AVIP(Avionics Integrity Program)的统计数据表明,温度和振动是导致电子产品失效的主要因素,间歇性故障的占比高达50%,其中电子产品安全关键连接部位的间歇性故障约占总故障的40%。

间歇性故障是电子产品在各种环境应力作用下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热应力、振动应力、重力载荷、水分、污染物暴露,以及由于老化而导致的材料变化(例如锡晶须的生长、金属迁移和材料分层等)。

ISO 26262中硬件随机失效的说明更加明晰的表明了这类失效的特征:随机硬件失效的起因是由于物理过程,比如疲劳、物理退化或环境应力等。

间歇性故障持续的时间一般从纳秒到毫秒不等,并且具有可变阻抗,脱离现场后故障现象难以复现,传统自动测试设备和故障排除过程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地检测与辨识。

这些非连续的间歇性故障通常存在以下问题:焊点开裂、同轴电缆腐蚀、导体损坏、松动等。

物理结构上出现的微小裂纹,在温度、振动耦合的随机环境应力作用会加速扩展,进而引起产品劣化,缩短产品寿命,导致非预期的失效。

通过识别关键安全连接端口的微小、瞬间故障征兆可以在产品服役环节避免关键功能的丧失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可以在生产环节结合环境应力筛选剔除和识别产品早期故障,确保产品批次性高质量交付,从源头上改进产品设计、指导产品工艺优化、提升产品质量。

目前,国内只有GB/T 2900.13和GJB 451两个标准,对间歇性故障进行了名义上的定义,没有给出具体的检测、筛选、试验、监测方法。

在经济高速发展,产能提升的背景下,受制于检测能力、管理能力的局限,存在隐藏性缺陷、间歇性故障产品一旦进入市场,轻则遭到投诉,重则引发事故,亟需起草相关标准进行规范。

用先进的标准倒逼产业升级,尤其是针对频发故障、重大故障及其问题,对关键安全连接端口的间歇性故障开展测试性与可检测性设计,从而实现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与事后评价,从设计源头提升电子产品质量,提升我国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标准可为汽车、交通、通信、医疗、制造等领域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电子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提供统一、精准、高效、可靠的检测方法及要求,可引导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产品安全关键连接的间歇性故障检测的要求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下列各类电子产品在研制、生产及服役阶段的间歇性故障检测: a. 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转向、辅助驾驶等系统中的电子产品; b. 轨道交通设备中的电子产品; c. 网络通信系统中的电子产品; d. 大型医疗器械中的电子产品; e. 制造领域等其他涉及安全性连接的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