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纳米技术 宽温域纳米颗粒测量 凝结核粒子计数法》由 TC279(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中国颗粒学会

目录

基础信息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8个月
申报日期
2023-05-11
公示开始日期
2024-04-12
公示截止日期
2024-05-12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07.120
07 数学、自然科学
归口单位
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起草单位

与国家标准同步制定外文版

编号 语种 翻译承担单位 国内外需求情况
1 EN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中国颗粒学会 目前,国内外并没有涉及宽温域颗粒数量浓度测量的标准方法,现有的文件仅限于常温纳米颗粒数目浓度的测量,在高温颗粒物测量方面,传统做法是先冷却稀释,再计量数目。但由于冷却带来的颗粒损失机理复杂多变,因此采用传统方法测量纳米颗粒数目浓度的精度较低。另外,现有测量设备只能测量纳米颗粒总数目浓度,无法区分不同粒径下的纳米颗粒数目浓度。 拟制定的宽温域纳米颗粒数测量方法,将为精准空气污染治理和科学防控提供指导,也能为我国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温域纳米颗粒数量浓度测量系统提供技术指导。 本标准的制定将填补宽温域纳米颗粒物测试的空白。

目的意义

宽温域纳米颗粒数量浓度测量是通过将过饱和工质蒸汽在待测颗粒凝结生长至可检测粒径,然后测量颗粒散射光信号计算得到颗粒数量浓度的方法。

它具有测量范围广、分辨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测试速度快、测量重复性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航空排放、汽车排放、工业排放、室内空气等颗粒数量浓度的实时监测和预报。

目前,在已发布的标准文件中,与凝结核粒子计数技术相关的文件主要有:ISO/DIS 27891气溶胶颗粒数量浓度 凝结核粒子计数器的校准、DIN CEN TS 16976:2016 大气环境——大气气溶胶颗粒物数目浓度确定、JJF 1562-2016凝结核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上述文件着重于常温凝结核粒子计数器的使用,如测量干扰、校准流程等,而未能涵盖可实现高温颗粒直接测量的宽温域宽粒径分布颗粒数量浓度测量。

GB18352.6-20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中采用的也是常温凝结核粒子计数器法,该方法在测量高温尾气中的颗粒数量浓度时,需要冷却、稀释等预处理操作,可能出现水蒸汽和气态挥发性有机物凝结成核,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失真,测量的可重复性差。

而宽温域凝结核粒子计数器法(WTCPC法)可直接测量高温尾气中的颗粒数量浓度,无需冷却等预处理过程,在降低测量复杂度的同时,大幅提高测量精度,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应用广泛。

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制约了宽温域凝结核粒子计数器法(WTCPC法)的技术发展和机动车排放领域的应用。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针对宽温度范围纳米颗粒数量浓度测量的标准检测方法。

该标准的制定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使用凝结核颗粒计数器测量宽温域纳米颗粒数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检测环境中的纳米颗粒,其他尺寸的颗粒也可参考本文件。 主要技术要求:术语和定义、测量原理、仪器和设备、试验步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影响因素、测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