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纳米制造 材料规范 电化学电容器 第1部分:电化学电容器用纳米多孔活性炭 空白详细规范》由 TC279(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07 数学、自然科学 |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国际标准:IEC/TS 62565-5-1:2023。
采标中文名称:纳米制造 材料规范 电化学电容器 第1部分:电化学电容器用纳米多孔活性炭 空白详细规范。
新型储能器件-电化学电容器因其超快充放电能力、长循环寿命、宽工作温度范围、高安全可靠性和低维护成本而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高速列车、飞机、光伏、风力发电和电子等领域。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科技部等9部门《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等政策文件中,明确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提升工业电器化水平、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等,这将促进以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电容器等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器件的大力发展。
以国内电网领域为例,电化学电容器是电力监测、调频系统的功能匹配性候选元器件,如取代现有应用元件,目前存量市场规模超300亿(配电终端、铁塔基站),增量市场每年以30%速率增长,潜在市场规模接近900亿。
在商用电化学电容器中,纳米孔结构活性炭是关键储能活性材料,纳米孔结构活性炭材料可极大提高电解质有效吸附面积,用作超级电容器的核心材料时,体积电容是普通电容器的数万倍。
该材料的国际市场规模达 2000 吨/年,年增长率约 20%,我国长期依赖于日韩进口,价格高昂(高于20万元/吨),不利于电化学电容器产业的健康发展,该材料目前处于国产化替代关键阶段。
本项目全面梳理材料的理化参数及其测试方法,形成技术规格空白详细标准,针对国产技术急需突破的循环寿命、内阻等关键电化学指标,厘清理化特性、电化学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的关系,形成行业内共识,减少材料质量的理解偏差、研发的无效支出,缩短国产化周期,加速促进国产替代技术突破。
同时通过国际标准同步制定,研制纳米孔结构活性炭材料统一技术规格国际标准,达到国际技术共识,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国产品牌材料走出去。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电化学电容器的纳米多孔活性炭空白详细规范(BDS): 关键控制特性的数值留空,因为它们将在详细规范(DS)中由客户和供应商指定。在DS中,如果客户和供应商同意,可以添加或删除关键控制特征。 主要技术内容: 在空白详细规范中,列出了将显著影响电化学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化学、物理、结构和电化学特性。本空白详细规范还提供了有关正确测定关键控制特性的测量方法和现有标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