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车用压缩煤层气》由 TC42(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主要起草单位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75 石油及相关技术 |
75.160 燃料 |
GB/T 26127-2010《车用压缩煤层气》是煤层气资源作为新兴能源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推广下,将压缩煤层气作为汽车动力燃料,首次在国内制定的产品标准。
于2010年正式颁布实施,填补了相关产品标准的空白。
随着车用压缩煤层气高热值与环保效益,清洁能源逐渐被运输业看好,需求不断增加,该产品从2010年起在国内有了很大的发展。
标准的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检测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因此,标准颁布实施后十二年为了满足技术、科研与产品的发展需要,该标准的修订准备工作从此开始,在修订的准备上和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比较充分,故本次修订覆盖了现有产品最新的技术方法并增加了部分新增项目,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适用性、扩充性。
GB/T 26127-2010《车用压缩煤层气》国家标准的修订,其修改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准文本中出现的术语与定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修改。
二、技术内容方面,依据天然气检测方法标准的修订与废止,做出以下修改: 1、GB/T 11061《天然气中总硫的测定 氧化微库仑法》已由GB/T 11060.4《天然气 含硫化合物的测定 第4部分:用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含量》代替。
2、GB/T11060.8《天然气 含硫化合物的测定 第8部分:用紫外荧光光度法测定总硫含量》因其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等特点,被多个天然气及其类似气产品标准作为总硫检测方法,所以建议在总硫含量测定方法中增加GB/T 11060.8。
3、GB/T 18605.2《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醋酸铅反应速率单光路检测法》根据2017年第31号公告和推荐性国家标准复审结论,自2017年12月15日起,该标准废止。
4、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气相色谱法已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及天然气类似气体的检测中。
GB/T 11060.10《天然气 含硫化合物的测定 第10部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硫化物》自2014年制订以来经过2021年修订检测方法已趋于完善,在日常检测过程发现该方法完全适用于煤层气产品的硫化氢检测,同时该方法具备检测用气少、检测速度快、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等优势,适用于实验室内硫化氢检测。
5、GB/T 11060.1《天然气 含硫化合物的测定 第1部分:用碘量法测定硫化氢含量》的硫化氢测量范围为0%-100%,被多数天然气及其类似气作为硫化氢含量测定的仲裁方法。
三、由于煤层气其来源为煤层中附着的甲烷气体,在抽采时部分粉尘颗粒物随气体一起被开采进入集输环节,增加安全风险,因此本次修订中增加粉尘技术指标,即粉尘粒径小于等于5μm,以及粉尘颗粒检测方法,按GB/T 19077或GB/T 29022执行。
四、车用压缩煤层气的储存容器气瓶按照最新发布的《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 23一2021)的标准执行,该标准是以《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9一2009)、《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F001—2009)、《气瓶设计文件鉴定规则》(TSG R1003—2006)、《气瓶充装许可 规则》(TSG R4001—2006)、《气瓶型式试验规则》(TSG R7002—2009)、《气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 R7003—2011)等7个安全技术规范为基础,形成的关于气瓶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压力不大于20MPa作为车用燃料的压缩煤层气。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集中在对车用压缩煤层气组分、含量、发热量、水露点的界定,同时以煤层气的质量标准为基础针对目前较为成熟的车用压缩煤层气的加工(脱水、脱硫、加压)进行说明,对车用压缩煤层气进行分类评价。 主要技术指标按照甲烷含量分为两类,其中Ⅰ类甲烷含量≥90%、高位发热量,Qgr≥34 MJ/m3;Ⅱ类甲烷含量≥83%~90%、高位发热量Qg≥≥31.4~34 MJ/m3;两类中以下技术指标通用:总硫含量S≤150 mg/m3、硫化氢含量<12 mg/m3、水露点:在煤层气交接点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煤层气的水露点应比最低环境温度低5℃、粉尘粒径≤5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