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钛合金板材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件 通用技术规范》由 TC74(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一五九厂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宝钛集团有限公司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028-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2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2-03-31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8-15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8-29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77.120.50
77 冶金
77.120 有色金属
77.120.50 钛和钛合金
归口单位
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委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SPF/DB)工艺是一种将材料超塑性变形和扩散连接组合应用于零件制造的工艺技术。

自20世纪开发以来,SPF/DB技术已成为一种推动现代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结构设计概念发展和突破传统钣金成形方法的先进制造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规划重点推进的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关键技术,现已应用于飞机、航空发动机、导弹、航天器、建筑、医疗、舰船等各个领域。

与传统制造工艺相比,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件具有结构重量轻、成本低、整体性好、成形质量高等优点,能够大大提高构件的结构效率及设计自由度。

SPF/DB工艺由于其近乎母材的焊接性能、优异的变形性能和材质性能,正在由军用领域向民用领域扩展,已应用在民用发动机、飞机、汽车、高铁、船舶、化工等众多民用领域,并且在汽车零部件生产、工艺品制造、仪器仪表壳罩件和一些复杂形状构件的生产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钛合金材料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比强度高、耐蚀性好、热稳定性好、良好的超塑性等,在SPF/DB工艺中应用最广泛和成熟。

目前,国内外在钛合金板材SPF/DB工艺应用方面如火如荼,国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应用,其标准体系较成熟完善,但由于其标准多数掌握在波音、空客、NASA等大企业或政府部门手中,对外尤其是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很难查询借鉴。

国内钛合金板材SPF/DB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化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形成了一批企业标准,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上下游产业。

同时,正在向高铁、新能源汽车等交通领域,船舶领域快速拓展,已经形成了一批较成熟的企业标准。

然而目前对于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件缺乏通用技术规范类的国家标准,对相关产品的外形质量、焊合质量等无统一要求,导致各单位之间验收要求不一致、沟通成本高,严重影响技术推广和产业化。

因此,亟需在国家标准层面制定相关标准,综合考虑各行业的技术条件和应用需求,规范钛合金板材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件的质量要求,为国内相关研制和生产和设计单位提供技术和标准应用支撑。

本标准的制定符合《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提出的“加快先进基础工艺领域急需标准制定”的立项重点,属于《国家工业基础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重点任务规定的先进高效锻压工艺标准。

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可以明确钛合金板材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件的关键技术要求,填补国内该领域的标准空白,首次统一了不同行业间的质量要求、验收方法和规则,为不同行业间制定相关质量管理内容提供了统一依据。

有利于保证钛合金板材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件的产品质量和交付验收,为不同行业的技术提供方和需求方提供了统一的接口,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通过破除不利于SPF/DB工艺的应用推广和技术提升的行业障碍,扩展该技术的适用性和通用性,提高规范性,有助于该技术在民用航空、航天、汽车、高铁等领域继续推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标准属于《2022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中重点立项的军民通用标准,推动军用领域的先进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促进民用领域技术发展,通过军民融合加速制造业质量提升。

符合《中国制造2025》、《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中提出的军民融合、统筹发展的要求。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钛合金板材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TC4、TA15、TA32和TB5钛合金板材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件的制造,其它钛合金材料的制造可参考使用。 预研情况:2022年1月在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下,成立了由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一五九厂、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宝钛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标准工作组。工作组经讨论后认为,本标准应紧密结合国内外钛合金板材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技术研究成果及国内钛合金锻压产业现状进行编写。工作组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资料,研究确定了本标准的框架,并于2022年3月完成了标准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