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超高性能混凝土非承重构件性能试验方法》由 TC197(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北京天誉有限公司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0982-T-60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2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2-01-04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8-15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8-29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91.100.40
91 建筑材料和建筑物
91.100 建筑材料
91.100.40 纤维增强水泥制品
归口单位
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国际研发热点,发达国家已在建筑、桥梁、隧道、铁路、核反应堆等领域应用;90年代末,我国相继开展UHPC研究,其制备技术和基本性能研究持续加速并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UHPC主要应用于两大领域:(1)承重结构,如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中作为承载结构的柱及梁等;(2)非承重构件,如建筑物或构筑物外立面等非承重部位或园艺景观装饰等构件,如UHPC外墙板、UHPC装饰制品等。

本标准主要针对UHPC非承重构件进行性能试验方法进行规范。

UHPC非承重构件是以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等活性粉末材料、细骨料、外加剂、高强度微细钢纤维和(或)有机/无机纤维、颜料、水等原料,采用浇注、挤出、压制或喷射等工艺工厂化预制而成的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非承重部位、或用于园艺景观装饰等的超高强增韧混凝土构件。

UHPC非承重构件作为一种轻质、超高强、可造型的新型材料,并可应用于极端恶劣气候环境,显著提升耐用性,使得与建筑基体同寿命;同时因其超高力学性能,与传统材料相比,减少了材料的用量减轻建筑自重,实现建筑向轻型、高层方向发展。

因超高性能导致的使用寿命长、原材料(尤其是水泥基材料)的减量,均与目前我国正在鼓励实施的“双碳”政策方向相符合。

因此成为目前国内研发重点领域之一。

早期我国依靠进口为主,到目前自主研发并发展到规模化应用,每年在建工程中UHPC非承重构件的应用量达百万平米,且呈快速增长趋势。

UHPC非承重构件典型应用工程有:1)余杭区文化艺术中心:UHPC外墙板和装饰制品使用面积23000平方米, 2018年11月竣工;2)宁波未来城科普中心,UHPC外墙板和装饰制品使用面积23000平方米,2019年底竣工;3)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项目:UHPC外墙板和装饰制品使用面积8000平方米,2019年底竣工;4)深圳悦彩城:UHPC外墙板和装饰制品使用面积3700平方米,2018年1月竣工;5)上海浦东新区吉富大楼办公楼:UHPC外墙板和装饰制品使用面积2300平方米,2019年底竣工;6)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海玥瀜庭项目:UHPC外墙板和装饰制品使用面积1900平方米,2019年底竣工。

目前在国内已颁布的与UHPC相关的标准有国标《活性粉末混凝土》GB/T31387—2015,该标准为UHPC材料制备技术标准;此外多为团体标准如:《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207:2006、《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技术要求 》 T/CECS10107-2020、《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T/CBMF37-2018/T/CCPA7-2018和《超高性能混凝土预混料》T/CBMF 96—2020/T/CCPA 20—2020。

现有标准重点规定其作为承重结构混凝土性能方面的要求(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渗透性及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等要求),而针对UHPC非承重构件标准尚未颁布(《UHPC外墙板》和《UHPC装饰制品》T/CBMF/T/CCPA团体标准由我院牵头正在制定中),市场上多以企业标准为主。

从目前现有标准执行情况来看,一方面UHPC非承重构件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除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外,重点要求抗弯比例极限强度、抗弯极限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冲击强度、体积密度、吸水率、收缩率、抗冻性及锚杆拉拔力等)与承重结构要求不同;另一方面,不同标准因采用的试验方法不同,同一性能指标检测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难以统一且无法进行对比。

为此制定统一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非承重构件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十分必要,以统一该类产品标准的试验方法,进而规范产品的质量和工程应用。

为规范UHPC非承重构件产品质量,为产品标准及性能检验提供统一的试验方法,尽快制定《超高性能混凝土非承重构件性能试验方法》基础性国家标准十分必要,并对行业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非承重构件的体积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抗弯比例极限强度、抗弯极限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冲击强度、锚杆拉拔力、抗冻性、收缩率的试验方法。 主要技术内容:重点规定以上各项性能试验用仪器设备、试件制备、试验步骤和结果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