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稀土氧化物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由 TC229(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
77 冶金 |
77.120 有色金属 |
77.120.99 其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
编号 | 语种 | 翻译承担单位 | 国内外需求情况 |
---|---|---|---|
1 | EN | 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 稀土氧化物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在稀土氧化物国际交易中为常见要求,同期研制英文版,有利于标准的实施。 |
根据工信部印发的《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不断加强和完善稀土国内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及《新材料标准领航活动(2019-2022年)》重点推进稀土等领域标准研制的政策要求,同时鉴于稀土的战略价值及市场应用的需求,建立、健全大宗稀土产品的基础检测标准尤为重要。
目前,众多氧化物的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均有硫酸根的限制要求,但目前仍未建立相应的标准。
业内试验室在检测过程中多参考GB/T 16484.12-2009《氯化稀土、碳酸稀土化学分析方法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但该方法试验条件并不完全适用于稀土氧化物,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快速、准确的稀土氧化物中硫酸根含量测定的国家标准。
因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或碳酸盐中含有约0.5%~5%的硫酸根,该稀土原料经酸溶萃取分离后,稀土料液中经常会引入SO42-杂质离子,SO42-离子往往会伴随稀土离子被萃取剂萃入有机相中,随后硫酸根会和有机相以及Ca、Si等杂质络合形成第三相并形成沉淀物,降低水和有机物的分离效果,造成分离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同时硫酸根也会进入到后续的分离产品如稀土氧化物中,再加之沉淀工艺过程使用的辅材引入的部分硫酸根,影响了后续稀土氧化物的产品质量,同时也制约着相关产品的应用。
例如:部分稀土氧化物用于医药行业、晶体行业、陶瓷行业,对原料中硫酸根含量均有严格的限制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考虑到目前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的检测为系列标准GB/T 12690《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共19部分),第20部分微量或痕量氟氯的测定计划也正在申报过程中,因此增加硫酸根的测定为第21部分,标准名称为“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稀土氧化物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标准将规定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各单一稀土氧化物、各混合稀土氧化物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测定原理、试验设备、试剂、试验步骤及精密度等)。共包含2个方法: 方法1比浊法,测定范围硫酸根(0.0050%~2.50%); 方法2重量法,测定范围硫酸根(0.4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