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监视雷达通用技术要求》由 TC531(全国船舶电气及电子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中电科西北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大气海洋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江苏海事局 。
03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 |
03.220 运输 |
03.220.40 水路运输 |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
35.240 信息技术应用 |
35.240.60 信息技术在运输和贸易中的应用 |
47 造船和海上构筑物 |
47.020 造船和海上构筑物综合 |
47.020.70 导航和控制设备 |
(1)研究目的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水运大国,港口规模居世界第一。
2020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45.5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亿标箱,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分别占8席和7席。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以下简称VTS)是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对船舶实施交通管制并提供咨询服务的系统。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VTS系统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已建成并对外运行的VTS中心40个,雷达站227座,系统监管覆盖水域为7万余平方公里,在我国水上安全监管、交通组织、水域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发达国家成熟产品建设了一批进口VTS系统,为规范相关工程建设,编制发布了JTJ/T 351-1996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1世纪以来,我国研发的国产化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为规范该领域产品,国标委2016年-2020年组织编制并发布了GB/T 39277-2020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国家标准,从系统层次规范了VTS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监视雷达是VTS系统最核心的设备之一,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作为一种有效的主动探测手段,可以最大限度确保对目标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主动监视。
根据VTS系统运行管理规定和水上安全监管实际需要,监视雷达需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为了保证雷达设备的可靠性,需要对雷达设备进行冗余热备配置,并且需与VTS系统进行互操作。
现有的GB/T 39277-2020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未对具体的监视雷达装备进行规范,其他雷达标准(如《船用导航雷达接口及安装要求》GB/T 14555-2015、《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通用规范》GB/T 12182-2018、《天气雷达通用技术条件》GB T 12648-1990、《军用地面无源雷达通用规范》GJB 8170-2014等)不能满足VTS监视雷达使用需求。
监视雷达的功能、性能直接影响着VTS系统效能的发挥。
目前,由于VTS监视雷达标准缺失,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雷达厂家生产的雷达接口各不相同,系统集成和系统互联互通存在问题;二是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磁控管雷达、固态雷达、相控阵雷达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还有多种型号,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功能性能参差不齐,甚至存在个别厂家利用船用导航雷达当作岸基雷达开展实际工程应用,严重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分辨力。
综上,本标准旨在提出VTS监视雷达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对产品功能、性能参数、接口标准等各项技术内容建立标准和规范,为VTS监视雷达的研发、生产、质量检验和监督建立可靠的保障,为VTS系统接口规范、系统互联互通建立标准。
(2)研究意义 一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关键装备设施国产化的具体体现。
长期以来,我国在水上交通、海洋渔业、军事安防、环境保护等领域用于船舶交通管理的监视雷达主要依赖进口设备,进口雷达设备作为VTS系统的核心设备,不利于国家航运信息安全。
2021年5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海事系统“十四五”发展规划》(交办海〔2021〕41号),明确提出了推进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岸基雷达、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海洋测绘装备和应用系统等国产化。
随着我国VTS系统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国产监视雷达设备逐步投入市场,本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推进VTS监视雷达产业的发展,促进VTS系统的国产化进程。
二是促进新发展格局下智能航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9年5月交通运输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发布了《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交海发〔2019〕66号),其中明确提出了推进智能船舶技术应用、加强智能航运技术创新、加快船舶智能航行保障体系建设等十大任务。
船舶智能航行是智能航运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VTS监视雷达是船舶智能航行的核心监管设备,其性能和质量对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标准的制定,对推动智能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是GB/T 39277-2020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国家标准的重要补充。
GB/T 39277-2020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国家标准,从系统层次规范了VTS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但并未对监视雷达装备进行具体的规范,当前对于VTS监视雷达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主要参考国外雷达设备的产品指标。
本标准通过对产品功能、性能参数、接口标准等各项技术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和测试方法,可以规范和指导监视雷达国产化开发和应用,促进VTS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国产化进程。
本文件规定了VTS系统监视雷达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详细提出了雷达产品的性能指标、功能要求、测试方法等,可以指导VTS监视雷达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验收。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雷达天线、转台、收发机、信号处理器等设备的功能,天线尺寸、天线增益、水平/垂直波束宽度、天线转速、天线启动形式、发射功率、采样频率、最大占空比、动态范围等技术指标要求及相关的测试方法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