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由 TC82(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主要起草单位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14988-T-524
制修订
修订
项目周期
18个月
下达日期
2021-12-31
申报日期
2021-03-26
公示开始日期
2021-11-10
公示截止日期
2021-11-24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29.240.01
29 电气工程
29.240 输电网和配电网
29.240.01 输电网和配电网综合
归口单位
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是电力需求侧管理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保证电力供应、提高电力使用效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伴随用电结构的变化和新能源发电的爆发式增长,电网运行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季节性尖峰负荷矛盾突出。

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电气化水平持续提高,天气因素对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影响更加明显,夏季高温、冬季寒潮等极端天气对用电负荷变化影响显著,以季节性和区域性为特征高峰供电紧张现象已经是全国性的问题。

二是电网调峰调差压力逐年加大。

区外来电比重逐步增大,光伏、风电、核电装机不断增长,电源侧调峰调差能力逐步下降,迫切需要负荷侧参与调节,从源随荷动逐步转向源网荷互动。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提出了“完善电力调峰机制、形成占年度最大用电负荷3%左右的需求响应能力”的政策要求。

三是新形势下用户侧互动需要创新负荷调节机制。

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传统的有序用电行政性手段执行难度日益加大,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和技术,发展柔性可调负荷,积极参与电网互动,确保电网安全。

通过修订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标准,直面电网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从海量客户侧电力负荷资源入手,并考虑电动汽车、储能等同时具有“源荷”特征的负荷,丰富电力负荷管理内涵。

除了传统的有序用电业务之外,增加需求响应和虚拟电厂等新型电力负荷管理形式,形成实用化的电力负荷管理规范,促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从而缓解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紧张局势,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制造和使用,目前GB/T 15148-2008版本主要包括工作环境条件、电源要求、系统设计要求、系统功能要求和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随着电力信息技术进步和电力负荷管理业务发展,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和电力负荷管理终端在功能和性能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本标准修订将吸收“大云物移智链”技术理念,将需求侧管理与营销管理、客户服务紧密相连,加强电力市场分析和预测,拓宽业务范围,增加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等新型电力负荷管理技术相关内容,指导多时间尺度负荷管理业务,最大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保证全社会的有序电力供应,促进电力与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