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卫星遥感影像地表温度产品分级及生产规范》由 TC327(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河北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大连海事大学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04667-T-491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20-12-24
申报日期
2020-04-24
公示开始日期
2020-08-17
公示截止日期
2020-08-31
标准类别
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
33.200
33 电信、音频和视频工程
33.200 遥控、遥测
归口单位
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地表温度是区域和全球尺度上陆地表层系统过程的关键参数,其表征了地表与大气的相互作用以及大气和陆地之间能量交换的综合结果,能提供地表能量平衡状态的时空变化信息,在数值预报、全球环流模式以及区域气候模式等研究领域应用广泛。

获取精确的地表温度不仅有助于评估地表能量与水分平衡、热惯量和土壤湿度,而且有助于掌握全球表面温度的长期变化趋势。

因此,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将地表温度列为优先测定的参数之一。

由于地球表面的高度异质性,使得常规的地面站点观测难以准确表征区域或全球尺度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无法实现区域和全球尺度地表温度的准确获取。

相较而言,卫星遥感技术具有快速、高时空分辨率、适用于大面积长期连续观测的特点,被认为是高时效、高精度获取区域或全球尺度地表温度的最直接且经济的手段。

当前国内外已有数套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地表温度产品发布,但由于对地表温度产品的界定程度和应用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机构或组织生产的地表温度产品间的一致性较差。

地表温度产品的构成、分级和标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的研究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盲目性,产生了额外耗费,增加了应用复杂度,阻碍了地表温度产品的有序发展和广泛应用。

本标准主要针对上述问题,立足于地表温度产品的发展及其产业化的需求与趋势,对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生产的地表温度产品的基本要求、产品构成和文件格式、产品分类分级规则、产品生产逻辑流程和产品命名规则等做出统一的技术规定,以建立科学、合理、扩展性强的地表温度产品规范,提高地表温度产品应用水平,为用户提供所需数据的结构和内容、供其访问和正确使用,促进我国地表温度产业化的发展。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卫星遥感影像地表温度产品的基本要求、产品构成和文件格式、产品分类分级规则、产品生产逻辑流程和产品命名规则。适用于卫星遥感影像运营部门对地表温度产品的生产、管理和维护,也适用于行业应用部门的使用。 主要技术内容:基本要求、产品构成、文件格式、分类分级原则、产品级别框架、产品生产总体流程、数据准备、2级产品生产、3级产品生产、4级产品生产和产品命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