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国际贸易单证样式 第2部分:电子单证》由 TC83(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等

目录

基础信息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申报日期
2019-06-18
公示开始日期
2020-08-17
公示截止日期
2020-08-31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240.60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35.240 信息技术应用
35.240.60 信息技术在运输和贸易中的应用
归口单位
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采标情况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其他国际标准:UN/CEFACT Recommendation No.1,2017。

采标中文名称:贸易单证样式。

目的意义

国际贸易单证是现代国际贸易交易的核心。

现代国际贸易是以贸易单证为媒介,通过单证的交换来实现买卖双方货物和货款的安全交换。

国际贸易单证的种类多达600多种。

根据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UN/CEFACT)的测算,一票或一单货物平均要涉及27个贸易参与方,40种单证,400份单证的拷贝。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工业、交通与通信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的流动与转移、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全球贸易额的增长率明显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全球贸易额的上升进一步带来了各种贸易单证、纸面文件的激增。

纸面单证处理的低效率成了阻碍贸易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

特别是制造商、供应商、用户之间、跨国公司与地区公司之间、各国或地区贸易监管过程要求提高文件传递和处理速度、空间跨度和正确度,由于纸质单证的低效率引起货物的滞关、压仓、运输链条中断、退货、无法履行合同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追求商业贸易的“无纸化”成为所有贸易链参与方的共同需求,而在此期间,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进一步迅速发展,也为实现从传统纸面单证向电子单证转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以计算机网络通讯和数据标准化为特征的电子数据交换(EDI)应运而生。

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采用了国际贸易单证样式(UNLK),以便满足国际公约所规定的法律义务、贸易界的业务需求和政府的官方要求。

国际贸易单证样式是国际贸易中的单证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各国政府、组织和商业界提供了在贸易和运输中使用单证的标准和统一设计基础,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发展。

一致性单证的应用也为实现文件无纸化、电子文件引入、电子商业数据交换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际贸易单证的电子化不仅能够提高贸易相关信息的流动速度和效率,也可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因此,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数据方法来完成国际贸易单证是大势所需。

电子单证与传统纸质单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是货物流通更快捷、安全、高效。

对于买方来说,能够尽早拿到货权并安排港口卸货,避免“货到单未到”而产生额外滞留费用。

二是资金流转加速,提高了进出口效率。

标准化电子单证能够有效降低人为干扰因素,对于卖方来说,可以大大缩短资金回流所用时间。

三是贸易透明度增加,降低了交易风险。

可以追踪电子提单流转进程,防止货物发票中途被篡改,大大降低贸易欺诈风险。

本标准参考了UN/CEFACT REC1(第1号建议书) 中关于电子单证样式的建议,基于国际贸易单证样式(UNLK)的设计,对指导和规范我国国际贸易电子单证标准起到积极作用 。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部分规定了我国国际贸易电子主单证样式,包括样式、基本设计原则、数据项属性、信息模型和数据项信息表、数据安全规则和电子单证与纸质单证转换。 本部分适用于贸易活动中的与行政、商业、生产以及流通有关的电子主单证样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