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由 TC100(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公安部

主要起草单位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国家信息中心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01782-T-312
制修订
修订
项目周期
12个月
下达日期
2020-04-01
申报日期
2019-06-05
公示开始日期
2020-01-07
公示截止日期
2020-01-21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13.310
13 环保、保健和安全
13.310 犯罪行为防范
归口单位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公安部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按照201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综治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和《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十三五”规划方案》的要求,为了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并在加强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保障民生需求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中央综治办、国家标准委和公安部组织研究编制了《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共享应用标准体系》,本标准是该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标准的制定,对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中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互联结构、通信协议结构,传输、交换、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以及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检测、验收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研发、生产。 标准章节设置如下: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3.2 缩略语 4 互联结构 4.1 SIP监控域互联结构 4.2 SIP监控域与非SIP监控域互联结构 4.3 联网系统通信协议结构 5 传输要求 5.1 网络传输协议要求 5.2 媒体传输协议要求 5.3 信息传输延迟时间 5.4 网络传输带宽 5.5 网络传输质量 5.6 视频帧率 6 交换要求 6.1 统一编码规则 6.2 媒体压缩编解码 6.3 媒体存储封装格式 6.4 SDP定义 6.5 网络传输协议的转换 6.6 控制协议的转换 6.7 媒体传输协议的转换 6.8 媒体数据格式的转换 6.9 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 6.10 信令字符集 7 控制要求 7.1 注册 7.2 实时视音频点播 7.3 设备控制 7.4 报警时间通知和分发 7.5 设备信息查询 7.6 状态信息报送 7.7 历史视音频文件检索 7.8 历史视音频回放 7.9 历史视音频文件下载 7.10 网络校时 7.11 订阅和通知 7.12 语音广播和语音对讲 8 传输、交换、控制安全性要求 8.1 设备身份认证 8.2 数据加密 8.3 SIP信令认证 8.4 数据完整性保护 8.5 访问控制 9 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 9.1 注册和注销 9.2 实时视音频点播 9.3 设备控制 9.4 报警事件通知和分发 9.5 网络设备信息查询 9.6 状态信息报送 9.7 设备视音频文件检索 9.8 历史视音频的回放 9.9 视音频文件下载 9.10 校时 9.11 订阅和通知 9.12 语音广播和语音对讲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联网系统控制描述协议(MANSCDP)命令集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联网系统实时流协议(MANSRTSP)命令集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基于RTP的视音频数据封装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统一编码规则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SDP定义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联网系统与其他系统接口的消息格式 附录H (规范性附录) 数字摘要信令认证过程和方法 附录I (规范性附录) 证书格式和证书撤销列表格式 附录J (规范性附录) 信令消息示范 附录K (规范性附录) Subject 头域定义 附录L (规范性附录) 基于TCP协议的视音频媒体传输 附录M (规范性附录) 媒体流保活机制 附录N (规范性附录) 多响应消息传输 附录O (规范性附录) 目录查询应答示例说明 附录P (规范性附录) 域间目录订阅通知 附录Q (资料性附录) 摄像机和平台路径推送及选择技术要求 附录R (资料性附录) 路径推送及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