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由 TC55(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55SC3(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焊缝试验和检验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上海材料研究所 、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
25 机械制造 |
25.160 焊接、钎焊和低温焊 |
25.160.40 焊接接头 |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国际标准:ISO 9015-2:2016。
采标中文名称: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硬度检验 第2部分: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
ISO 9015-2 Destructive tests on welds in metallic materials - Hardness testing-Part 2: Microhardness testing of welded joints 标准于2003颁布。
我国于2011年对该标准进行了转化,制定了GB/T 27552-2011《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
该标准的发布为我国的焊缝检验增加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规范了焊缝的显微硬度试验方法,改变我国没有关于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方法标准的局面,填补了我国至今没有焊缝显微硬度试验标准的空白。
2016年,ISO国际化标准组织对ISO 9015-2《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硬度试验 第2部分: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进行了修订。
ISO 9015-2:2016标准主要对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等章节进行了编辑性修改,进一步明确了适用范围“本标准不适用于ISO 14271规定的电阻点焊,凸焊和缝焊的维氏硬度试验。
”修订后的标准技术使用范围更明晰,进一步规范了金属材料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方法。
为此,适时修订GB/T 27552-2011《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标准,进一步明确标准适用范围,可避免行业标准不能适用其它一些领域的弊病;同时能加速与国际接轨,完善标准体系。
范围包括: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原理、符号及说明、试样的制备、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规定了硬度梯度大的金属材料焊接接头横截面显微硬度试验。依据GB/T 4340.1进行维氏硬度试验,通常使用的试验力范围为0.98N到小于49.03N(HV 0.1到小于HV 5)。 硬度试验需确保测出焊缝金属和两侧母材(两侧母材为不同金属材料)的最高硬度和最低硬度。 本标准规定的焊缝硬度试验使用的试验力不适用于ISO 9015-1规定的大于等于49.03N的试验力。 本标准不适用于ISO 14271规定的电阻点焊,凸焊和缝焊的维氏硬度试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窄焊缝试样的硬度试验,例如激光焊和电子束焊焊缝,其硬度试验依据ISO 22826进行。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符号及说明、原理、试样的制备、试验程序、试验结果、试验报告等。 本标准等同翻译了ISO 9015-2:2016《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硬度试验 第2部分: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英文第二版)。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在文本结构和技术内容方面与ISO 9015-2:2016一致,但根据我国编写标准的有关规定做了如下修改: ——用“GB/T ×××××”代替了“ISO 9015-2:2016的本部分”; ——用中文惯用的小数点符号“.”代替英文采用的小数点符号“,”; ——重新编写了前言,代替ISO 9015-2:2016的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 27552-2011《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与GB/T 27552-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 ——采用了规范性引用文件ISO 6507-1:2018替代旧标准中的ISO 6507-1:2005(GB/T 4340.1-2009); ——修改了第四章原理中规定的环境温度要求; ——修改了试验报告的表述; ——修改了6.1,将角注改为正文; ——修改了线测试(R型测试)及点测试(E型测试)的描述,以使现行焊缝硬度试验标准中对于E型测试和R型测试的表述更加规范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