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漏洞管理规范》由 TC260(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90912-T-469
制修订
修订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19-03-28
申报日期
2018-07-30
公示开始日期
2019-01-03
公示截止日期
2019-01-18
标准类别
安全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040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35.040 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从国家安全战略的层面来看,网络安全漏洞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世界各网络强国均高度重视漏洞资源的管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标准和法规对其进行收集和管理。

在网络安全被提升到国家安全高度的今天,我国也需要解决安全漏洞资源的战略重要性和管理迫切性,因此我国网络安全相关管理机构迫切需要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协议与标准以及法律法规等,围绕安全漏洞全生命周期的一系列行为,包括漏洞发现、验证、处置以及发布的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和管控。

随着网络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对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漏洞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现行的《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漏洞管理规范》(GB/T 30276-2013)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管理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现行的漏洞管理标准进行修订。

将制定网络安全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对漏洞关联角色在漏洞全生命周期内的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减少漏洞信息管理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网络安全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涉及漏洞生命周期中的发现、验证、处置和发布等环节的管理。适用于用户、厂商、漏洞发现者、漏洞收集者、漏洞管理者、漏洞处置者和漏洞发布者等漏洞关联角色在漏洞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对漏洞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