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锆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钙、铪、钛、钠、铁、铬、镉、锌、锰、铜、镍、铅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由 TC24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43SC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稀有金属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主要起草单位 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省晶安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源有色地质测试有限公司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02820-T-610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20-08-07
申报日期
2018-06-06
公示开始日期
2019-01-03
公示截止日期
2019-01-18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77.120.99
77 冶金
77.120 有色金属
77.120.99 其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归口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稀有金属分会
主管部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我国锆及其化合物的生产起始于五十年代,近年来,在中国制造和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的指导下,锆化合物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包括氧氯化锆、碳酸锆、硫酸锆、硝酸锆、氧化锆、硫酸氧锆、硅酸锆、碳酸锆铵等,产品用途日益广泛,在耐火材料、陶瓷着色剂、电子器件、玻璃、制革糅剂、催化剂、涂料稳定剂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锆行业的发展,呈现持续走高的趋势。

以最基础的氧氯化锆为例它是生产金属锆、氧化锆和其他锆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产品,尤其是近年来氯锆作为原料制备手机陶瓷外观件产品,具有优异的抗折强度、断裂韧性和耐磨性,且对信号无屏蔽,深得一线手机终端客户的青睐,报告期内已陆续应用于小米 6、小米 MIX2、Essential Phone 等新机型。

2012年至今,我国氧氯化锆的月均出口量均在3500-4000吨左右,近几个月出口量大增,已经连续4个月突破5000吨/月,预计未来两年可达月均7000吨;2016年氧氯化锆出口量达到40952吨,交易额5820万美元,2017年出口量增至47462吨,金额达9175万美元。

随着锆化合物产能和出口交易量的稳步增长,对产品质量的检测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锆化合物中只有氧化锆(铪)具有较完整的化学分析方法标准,即YS/T 568《氧化锆、氧化铪化学分析方法》,该标准分为11个部分,对于其他的锆化合物产品并未建立有效的化学分析方法标准,随着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升级,针对不同用途的锆化合物产品有的样品检测项目甚至多达20余种,同时涉及一些含量在ppm级的元素,高效、高精度、通用的锆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亟待制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效率和精确度都很高的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锆化合物产品的分析中,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锆化合物产品分析方法的规范,减少贸易争端,有利于维护交易市场公平。

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促进锆化合物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规范产品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完善标准体系,符合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符合《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合质量提升规划》“钢材、有色金属、电子专用材料、有机和复合材料等基础原材料标准,特别是耐高温高压、耐寒、耐腐蚀、耐磨材料标准”中对有色金属进场原材料标准制定的规划;本标准的提出符合国家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第四大点“重点任务”的第六小点“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其中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就包括了“整合梳理现有新材料分析方法、技术标准体系,解决标准间交叉重复、冲突问题,适时补充相关缺失项目,建立面向应用的材料指标体系标准。

” 目前,国内外尚无通用的锆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由于无标可依,导致交易双方就产品评价及质量评估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因此,锆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制定填补了这一块的空白。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锆化合物中钙、铪、钛、钠、铁、铬、镉、锌、锰、铜、镍、铅的测定方法,方法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本标准适用于氧氯化锆、碳酸锆、硫酸锆、氢氧化锆、硫酸氧锆、碳酸锆铵、碳酸锆钾等锆化合物产品。 测定范围如下 待测元素 含量范围(质量分数)/% 待测元素 含量范围(质量分数)/% 镍 0.005~0.1 铬 0.005~0.1 铪 0.01~1.0 镉 0.005~0.1 钛 0.005~1.0 锌 0.001~0.1 铅 0.005~0.1 锰 0.001~0.1 铁 0.005~1.0 铜 0.002~0.1 钠 0.05~1.0 钙 0.005~1.0 主要技术内容:(1)方法原理(2)方法过程 ;(3)精密度实验;(4)质量保证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方法提要:试料用硝酸溶解,在稀酸介质中,直接以氩等离子体光源激发,进行光谱测定。

涉及的产品清单

本标准涉及航空航天、电子、陶瓷、冶金、造纸纺织品、油漆涂料、化妆品、催化剂、医药、耐火材料、固体燃料电解质、消泡剂、脱脂剂、糅剂、手机元件等领域的锆化合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