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轨道交通 地面装置 基于数字通信方式的供电中压系统电流保护技术规范》由 TC278(全国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铁路局

主要起草单位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94437-T-347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20-01-13
申报日期
2018-03-23
公示开始日期
2019-01-03
公示截止日期
2019-01-18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29.280
29 电气工程
29.280 电力牵引设备
归口单位
全国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铁路局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轨道交通供电中压系统数字通信电流保护设计规范主要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供35kV、10kV中压环网系统工程,同时对电气化铁路以“供电臂为单元”的综合保护系统设计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该装置主要功能如下:1、有效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供35kV、10kV中压环网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的“选择性”,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2、实施变电所内、变电所间继电保护网络化,实现继电保护数据共享和数据快速交互。

3、实现不同保护装置间的时间有效同步。

4、实现既有线路纵差保护的有效替代。

5、优化变电所继电保护配置 规范编制目的: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处于大规模建设周期中,铁路工程一年几千公里向前延伸,地铁工程每年大约建设规模在1000公里左右。

轨道交通建设里程碑的标志是“洞通、轨通、电通”。

供电系统是轨道交通工程的动力源泉,是轨道交通工程运行的基础保障系统。

1990年-2010年由于技术发展、设计手段和制造技术的限制,我国轨道交通工程供电中压系统采用的是传统的继电保护。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供电分区小,施工困难、投资大;2)继电保护缺乏选择性,故障范围大;3)保护装置无数据通信、不满足自动化的要求;4)接口标准不统一;5)越级跳闸故障频发。

为提高轨道交通供电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亟待解决上述涉及系统性的关键问题。

2010年依托南京地铁3号线工程,首次对国内轨道交通供电中压系统继电保护进行了系统全面研究,经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研发了基于IEC61850的具有数据交换能力网络化的继电保护装置。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实施了小规模应用,取得了优良的效果,目前全国很多城市地铁正逐步推广采用。

为科学指导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压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工作,明确轨道交通供电中压继电保护设计方法、接口标准和工程实施方案,彻底解决供电系统安全性、可靠性、选择性等问题,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在总结科研成果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数字通信电流保护设计规范》。

规范编制的意义: (1)指导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压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工作,明确轨道交通供电中压继电保护设计方法、接口标准和工程实施方案,彻底解决供电系统安全性、可靠性、选择性等问题,促进继电保护技术科学化、规范化。

(2)填补我国轨道交通供电继电保护标准上的空白。

此标准的编制将提升我国在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方面的地位,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3)提高轨道交通供电中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供电系统自动化水平。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范围如下: 本标准适应轨道交通供电中压继电保护设计方法、接口标准和工程实施方案。 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本规范共分7章,共30条,附录3个,附条文说明。 第1章“范围”,规定了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规范所引用的标准、规则。 第3章“术语和定义”,对本规范采用的主要术语进行了定义。 第4章“中压数字通信电流保护功能要求” 第5章“中压数字通信电流保护接口要求” 第6章“中压数字通信电流保护构成方案” 第7章“中压数字通信电流保护接线原理” 条文说明对规范中的部分条文进行解释说明。

国家级科研专项支撑

相关专利

行地标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