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空间环境(自然和人工) 宇宙线和太阳能量粒子穿入磁层 有效垂直地磁截止刚度的确定方法》由 TC425(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425SC1(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空间环境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02943-T-491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8个月
下达日期
2020-08-07
申报日期
2018-03-04
公示开始日期
2019-04-01
公示截止日期
2019-04-18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49.140
49 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
49.140 航天系统和操作装置
归口单位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空间环境分会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起草单位

采标情况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国际标准:ISO 17520:2016。

采标中文名称:空间环境(自然和人工)—宇宙线和太阳能量粒子穿入磁层—有效垂直地磁截止刚度的确定方法。

目的意义

宇宙线高能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磁场作用范围之后,会受到地球磁场的阻碍,带电粒子必须穿透地磁场才能到达近地轨道和地面。

宇宙射线从磁层外沿某个方向到达观测点的必要条件是其磁刚度大于某个临界值,该临界值就是地磁截止刚度。

要准确计算地面上或近地轨道上的宇宙线通量,就需要准确计算该位置的地磁截止刚度。

地磁截止刚度的确定对于地面宇宙线通量计算、卫星辐射防护、航天员剂量估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标准的目的是估算来自行星际空间的带电粒子对地球磁层的侵入,这对开发和测试航天器和空间站上硬件和生物物体空间辐射的影响很重要。

将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的国家标准,可以服务于我国地面宇宙线通量计算、卫星辐射防护、航天员剂量估算等负面,规范评估实施程序,提高卫星及航天员的辐射防护水平,保障人民日常生活和国防安全。

采用国际标准借助国际上的经验,比根据国内经验制定标准可以省时、省力、省费用,并可以快速步入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空间领域是全世界共享区域,采用国际标准,有利于我国航天领域的国际交流和维权。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描述带电粒子向地球磁层内部穿透的有效垂直截止刚度,并确定其计算的主要要求,给定地理坐标(经度、纬度和高度)以及地磁Kp指数和当地时间,给出计算该位置有效垂直截止刚度的程序。该标准适用于行星际任何成分(银河宇宙线、太阳宇宙线和异常宇宙线)带电粒子穿透地磁场的计算。 该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一般概念和假设 3.1确定有效的垂直截止刚度 3.2所用地磁场的模型 3.3有效的垂直截止刚度数据库(库) 3.4有效垂直截止刚度数据的推广方法 4模型要求 4.1总则 4.2参数化 附件A有效的垂直截止确定程序 A.1截止刚度计算的主要介词 A.2有效截止计算的方法 附件B介绍结果 附件C不同条件下有效垂直截止数据综合的方法 C.1总则 C.2 IGRF的基本表格 C.3分析方程组 C.4用于模型测试的数据集 C.5与其他数据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