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智能制造 工业数据空间模型》由 339-1(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归口 ,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82054-T-33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18-10-16
申报日期
2018-03-01
公示开始日期
2018-06-15
公示截止日期
2018-07-13
标准类别
管理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240.50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35.240 信息技术应用
35.240.50 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归口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执行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目的:数据是一切智能化的重要支撑。

通过现代化的数据分析挖掘,提取数据中蕴含的价值,使制造机器和生产系统获得智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解决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利用率低、数据孤岛、缺乏成熟可用的跨企业数据采集与共享技术等问题。

开展了工业数据空间(IDS, Industrial Data Space)模型标准化工作,建立工业数据空间服务平台,明确数据交换机制,帮助企业整合内部数据资源,并获取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相关数据,为工业企业提供标准化、基础性的数据共享与增值服务,实现数据的跨供应链企业流动和共享,提高其智能制造水平。

意义:建立工业数据空间模型,将分散在各个合作伙伴处的数据整合在一起,为各企业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数据整合与交换提供技术解决标准。

当用户需要数据提供增值服务的时候,数据可以在被认证的企业合作伙伴之间共享,通过为数据提供者提供数据源注册、数据发布手段,为数据使用方提供数据搜索查询工具,实现数据驱动的工业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行业共同繁荣、国家智能制造战略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根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合产业需求,针对现阶段工业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急用先行的原则,以应用为导向,重点围绕工业数据交换共享融合的基础和共性问题,研制工业数据服务领域重点标准,解决现阶段面临的数据集中集成的标准化问题,有效支撑工业转型发展。 工业数据空间参考模型标准的研制正是从这一需求出发,并从商业、数据、服务、软件、安全五个方面规范了工业数据空间总体通用功能的建设要求和建设内容。 ?商业架构:工业数据空间的商业内容,包括数据治理、协同数据管理及数据使用的商业条款。 ?数据架构:数据采集、交换、应用的流程框架。 ?服务架构:指定了工业数据空间各个参与方的服务内容框架。 ?软件架构:指定了工业数据空间示范应用中数据和服务架构的软件实施框架。 ?安全架构:指定了工业数据空间的安全实施与运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