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猪肉质量分级》由 TC274(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全国畜牧总站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93373-T-326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19-10-24
申报日期
2017-12-11
公示开始日期
2019-01-03
公示截止日期
2019-01-18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67.120.10
67 食品技术
67.120 肉、肉制品和其他动物类食品
67.120.10 肉和肉制品
归口单位
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农业农村部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在肉类生产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2014年,全球猪肉产量11047.6万吨,我国猪肉产量为5671万吨,占全球产量的51.33%。

猪历来是我国肉食品的主要来源,全球猪肉消费量10995.4万吨,我国猪肉国内消费量为5716.9万吨,占全球的52%;本世纪70年代,猪肉占到我国肉类总量的95%,现在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为我国消费的最主要肉类。

从世界肉类消费比例来看,猪肉是世界最普及的肉食品,人类40%肉食来自于猪肉。

猪肉在我国消费结构乃至世界消费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猪肉贸易是世界肉类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国内和与国外市场交易过程中,已经对猪胴体和分割肉的质量分级提出了迫切需求,但目前猪肉质量分级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权威标准尺度,给猪胴体及分割肉交易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阻碍。

因此迫切需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猪肉质量分级国家标准。

制定猪肉质量分级国家标准,对猪肉进行分等分级,有利于规范国内猪肉市场,实现优质优价,提高猪肉生产者的积极性,有效改善我国猪肉品质优劣状况,促进我国猪肉行业尽快与国际接轨,应对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对促进我国猪肉行业乃至肉类行业健康、快速、稳定、协调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范围:适用于我国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宗的外三元杂交猪的猪胴体和分割肉的质量分级。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一) 技术参数 本标准设置的分级技术参数为:胴体重、皮下脂肪厚度、瘦肉率、肌肉外观(包括肌肉颜色、质地和坚实性)、脂肪外观(包括脂肪颜色和质地)等 (二)标准主要内容及结构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对猪胴体和分割肉质量分级相关专业术语给予定义; 4.技术要求:规定了猪胴体和分割肉质量规格等级的评定指标、指标级别数量,明确猪胴体和分割肉不同等级的指标要求。 5.评定方法:规定猪胴体和分割肉质量分级指标的评价条件与方法和等级确定原则。 6.附录:对前五项中未能明确说明的条款在附录中详细说明和图示。

国家级科研专项支撑

2016YFF0201905 、《重要畜禽、水产品和动物皮毛加工技术标准研究》

行地标转化

NY/T 1759-2009 猪肉等级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