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猪囊尾蚴病诊断技术》由 TC181(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91038-T-326
制修订
修订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19-03-28
申报日期
2017-08-03
公示开始日期
2019-01-03
公示截止日期
2019-01-18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11.220
11 医药卫生技术
11.220 兽医学
归口单位
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农业农村部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cellulosae)(俗称猪囊虫病),是由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的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所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英),Office Intentional des Epizootic(法),OIE]将该病列为B类疾病。

目前,该病还广泛存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的病例也逐年增加,不仅严重地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威胁着人类健康。

因此,199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需要根除的六大疾病之一。

由于猪囊尾蚴在临床上不表现明显的症状。

因此,进行实验室的生前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现行的《猪囊尾蚴病诊断技术》(GB/T 18644--2002)系2002年2月19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发布,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中所涉及的猪囊尾蚴的分离鉴定和抗体ELISA检测方法,已远不能适应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猪囊尾蚴病诊断的技术需求。

其主要缺陷为:1)该标准所涉及的间接ELISA检测抗原是虫体层析抗原,即就是虫体的可溶性混合抗原,因而有效抗原无法定量和标准化生产;2)该方法没有涉及到检测抗原的制备过程,而且操作相对繁琐;3)由于虫体层析抗原与其它寄生虫如细颈囊尾蚴等存在共同抗原,因此,该标准涉及的抗体检测法易出现假阳性;而基于重组抗原的ELISA检测技术可以消除不同寄生虫间的交叉反应,提高检测的特异性;4)由于虫体死亡或钙化后,循环抗体还要持续很长的时间。

因此,检测抗体的方法不能正确区分虫体是处于活动期还是已钙化或死亡。

所以,用检测循环抗原的夹心ELISA不仅能评价动物的感染状态,而且还可以评价药物疗效。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猪囊尾蚴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包括病原的采集、病原的分离鉴定、抗体及循环抗原的检测等猪囊尾蚴病诊断所需要的全部技术和方法,适应于各种诊断目的。 主要技术内容:猪囊尾蚴样品采集;病原分离鉴定;间接ELISA;夹心ELISA

国家级科研专项支撑

有/2017YFD0501303、猪囊虫病早期诊断与阻断及免疫预防制剂开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相关专利

有/ZL 2008 1 0108465.3、一种猪囊尾蚴病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