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由 TC524(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财政部

主要起草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四川长虹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普联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普华永道(中国)咨询有限公司致同会计师事务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53519-T-318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2个月
下达日期
2016-01-04
申报日期
2014-12-27
公示开始日期
2015-09-24
公示截止日期
2015-10-15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240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35.240 信息技术应用
归口单位
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财政部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监督也在不断迈向信息化。

采用审计软件直接从企业会计系统中调取电子会计资料,并在审计软件辅助下进行查阅、分析并发现疑点,已成为会计监督常用的一种检查方式。

但是,由于各种会计软件没有统一数据接口,调取不同软件中的会计资料需要不同的工具,各监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都各自开发自己的接口软件,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实际使用效果也不甚理想。

除会计监督外,企业更换、升级会计软件,也面临着前后两种软件数据格式不一致问题,无法进行安全、有效的数据迁移,造成电子会计资料在软件更新换代中的损失。

因此,财政部在2013年出台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简称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软件应当具有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满足外部会计监督需要”。

制定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工作规范,满足会计监督方提取企业会计数据的需要。

同时,鉴于通过接口标准导出的会计数据同时也能满足会计资料在不同会计软件间的迁移,以及将会计资料进行归档保存的需要,接口标准的制定也同时对上述两种需求加以考虑。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的范围主要包括: (一)基本会计数据 即大多数会计软件共同涵盖的会计数据,包括会计软件的账务处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应收应付、货币资金管理、报表等模块所包含的数据。例如,会计科目表、记账凭证、分类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往来单位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等。这些数据是开展会计工作和会计监督工作通常都会用到的数据。 (二)用户操作日志 用户操作日志是工作规范要求会计软件必须具备的新功能。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软件应当记录生成用户操作日志,确保日志的安全、完整,提供按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查询日志的功能,并能以简单易懂的形式输出”。用户操作日志是信息化环境下开展会计监督的一种新工具,对于发现高风险会计操作具有重要作用。该功能形成的相关数据应当可以导出,供会计监督人员分析使用。 (三)存档信息 会计监督所要求的会计资料范围与会计档案范围是基本重合的。因此,接口标准实际上可以同时作为电子会计档案的格式标准。会计软件按照接口标准所导出的会计资料能够转换作为会计档案,就成为接口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接口标准在定义会计资料数据接口的同时,对与这些资料存档相关的信息同时做出定义,例如,电子会计资料的归档时间、存储格式、索引信息等。 该标准计划选择以国际流行的XBRL GL技术为基础制定。XBRL GL,全称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全球账簿分类标准(XBRL Global Ledger Taxonomy)是用于不同应用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通用标准,由XBRL国际组织制定的一套分类标准。XBRL GL 实例文档可以记录诸如记账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等标准化数据,实现跨平台、跨系统的企业原始交易数据传递和应用,是XBRL用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其他经营管理工作的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