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信息技术 云计算 云服务级别协议规范》由 TC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广州市金税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软件中心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湖南省烟草专卖局邵阳市烟草专卖局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曙光集团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53705-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16-01-04
申报日期
2015-07-03
公示开始日期
2015-09-24
公示截止日期
2015-10-15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080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35.080 软件开发和系统文件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云服务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一种新兴IT服务模式,能够以很快的业务响应速度向用户提供IT服务。

用户无需拥有自己的IT基础设施,只需要通过按需租赁的方式,通过网络获取云端提供的IT基础设施或平台服务。

作为一种与传统方式不同的IT服务模式,云服务对信息产业链影响深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这些有别于传统的IT 服务模式的特点决定了需要针对云服务本身来定义和规范服务级别协议(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

云服务的提供者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需要通过SLA的协商和确定,向用户交付有服务质量保障的云计算服务。

目前,许多大型公司纷纷提供自己的云服务,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提供SLA定义,包括国际上Amazon,RackSpace,国内的盛大、阿里云等。

但是这些云服务提供商在云服务交付的SLA定义方面缺乏标准,存在诸多不一致,这些不一致带来了以下问题: (1)云服务SLA定义描述不统一,不同云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等级各不相同,用户在选择云服务提供商时无法进行比较,由此给用户的云服务选择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2)云服务SLA不统一,缺乏相应标准定义,也影响到产业的长远发展。

用户和服务监管部门对不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所描述的服务等级和服务质量无法进行一致的衡量,造成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行业发展力量可能会过度分散,并最终会影响到整体市场的增长动力。

本规范制定的目标是对云服务交付的SLA体系进行规范,通过定义一套统一的SLA框架和指标体系,对云服务交付的服务等级和服务质量定义提供一致性描述。

规范的制定将有助于云计算的用户在使用云计算相关服务时,通过与云服务供应商之间的SLA,全面了解云服务的资源情况、在线云服务能力、服务中断的赔偿情况等服务具体内容,从而对云服务的安全和服务质量有全面的了解。

同时也有助于云服务的提供商向用户明确说明所能提供云服务的质量等级、成本以及收费等具体情况,使得所提供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有利于服务的改进。

本规范将有利于云服务产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遵循开放性和标准化的规则,从而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对云服务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运营商及互联网公司等云服务提供商,并为需方对供方交付的云服务进行考评提供参考依据。本标准提供统一云服务等级协议定义,为云服务供方提供指导性原则。 本标准是对不同模式的云服务交付的SLA体系进行规范,通过定义一套统一的SLA框架、指标体系及管理要求,对云服务交付的服务等级和服务质量定义提供一致性描述。 本标准包含了三种不同的云服务模式的SLA,即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SLA、平台即服务(PAAS)的SLA和软件即服务(SAAS)的SLA。侧重于基础设施即服务的模式下的SLA参数的定义和规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进行描述: 1.系统级参数:包括CPU容量、内存容量等。 2.应用级参数:包括响应时间、正常运行时间、中断时间等。 3.业务级参数:包括计费模式、安全、业务的支持等。 具体SLA参数的定义和规范再根据云服务模式的差异进行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