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室外照明干扰光测量规范》由 TC537(全国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照明学会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73993-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18-01-09
申报日期
2017-01-18
公示开始日期
2017-11-16
公示截止日期
2017-11-30
标准类别
环保
国际标准分类号
29.140.99
29 电气工程
29.140 电灯及有关装置
29.140.99 有关灯的其他标准
归口单位
全国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随着城市的发展,需求的上升,城市照明快速发展。

城市的道路照明、景观照明、建筑媒体照明、广告、标识等室外照明设施日益增加,这些设施在服务城市环境上功效显著、保证城市治安、交通安全,提高城市夜间景观形象,丰富人们夜间文化生活内容的同时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光污染。

光污染已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道路照明这些年高速发展,《2014城市照明年鉴》统计,至2013年底全国977个城市照明管理单位有道路照明1899.95万盏,景观照明1357.68万盏。

一些城市片面追求亮度(照度),造成光污染。

我国景观照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和高速发展,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在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景观照明设施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展示城市风貌、创造和谐社会、宜居城市的重要手段,它所形成的城市夜景照明效果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已为广大市民所接受。

但也由于标准的制定滞后于建设,在产生良好景观照明效果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光污染。

为使室外照明更好地服务城市环境和居民,为了提高城市公共照明的科学技术水平,避免各类照明设施影响城市环境,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达到创造和谐的城市夜晚环境、保障交通安全、防止光污染、节约能源的目的,促进各种公共照明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管理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2016年北京照明学会等单位完成《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的编制工作。

为了保证《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的顺利贯彻执行,科学地判定干扰光的影响,依法依规治理干扰光,提出编制《室外照明干扰光测量规范》。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城市市容市貌、光污染的治理服务,保障城市光环境的合理分布,限制消除光污染对城市环境和人的生活起居、身心健康与出行的影响。

为依法依规治理光污染提供保障。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外照明测量产生的干扰光的一般要求、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内容和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对居住区的干扰光、行人的干扰光、夜空的干扰光、景观照明的干扰光、道路交通的干扰光、城市公共休憩场所自然生态与动物栖息区的干扰光、广告、标识的干扰光和LED屏与LED媒体墙的干扰光的测量。 主要技术内容: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测试目的、测试条件和测试内容;测量仪器:照度计、彩色亮度计、光谱辐射计……;测量方法:基本参数测量方法(照度、亮度、光谱功率、颜色……)、居室的干扰光测量方法、道路交通的干扰光测量方法、对行人的干扰光测量方法、城市公共休憩区及自然生态区的干扰光测量方法、广告、标识的干扰光测量方法、LED广告屏和LED媒体墙的干扰光测量方法与测量内容及评价、附录A:测量记录表等。

涉及的产品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