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锂离子电池生产质量管理 第4部分:电池包过程管控与成品测试》由 339-1(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归口 ,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主要起草单位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 。
29 电气工程 |
29.220 电池和蓄电池 |
29.220.99 其他电池和蓄电池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是当前国家战略重中之重。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自放电小、循环性好、使用寿命长、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对于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锂电池生产制造和使用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连续多年领先全球,未来几年我国的锂电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到2025年,我国的锂电产能将进一步扩张至2900GWh。
随着动力电池产业快速扩张,主管部门、行业企业都对电池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有着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逐步扩大,电池的成组数量也呈指数增长,最初的一个消费类电子一个电池,到现在的一个电站数万个电池,市场应用也对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然而,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和传统制造有着根本的区别。
除了追求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效率,还必须保证极其高的产品质量、产品一致性、和产品的安全性。
在传统制造业,产品失效率在百万级(PPM- part per million)就已经算是世界级的制造水平,即通常说的6-sigma制造能力。
但是,在动力和储能电池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引用中,产品失效率必须再降低三个数量级到十亿级(PPB- part per billion)。
过程管控及成品检测是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核心,通过规范锂离子电池包生产过程中的管控要求和检测要求,确保产品制造缺陷不接受、不产生、不流出,是支撑实现十亿级产品失效率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电池包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控制和检测要求进行系统梳理,形成完善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高标准促进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标准为系列标准,拟分为4个部分,本部分为标准的第4部分。 本部分标准规定电池包生产过程中的防呆与追溯、组件装配、结构连接、涂贴及成品测试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包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