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物联网 边缘计算 第4部分:节点技术要求》由 TC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8SC41(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联网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主要起草单位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喀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42093-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8个月
下达日期
2024-06-28
申报日期
2024-04-28
公示开始日期
2024-05-20
公示截止日期
2024-06-19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110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35.110 网络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联网分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委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终端种类越来越多,数据量越来越大,新型的应用与服务场景不断涌现,对传输带宽、时效性、异构接入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IoT Analytics的分析,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大约270亿台物联网设备联网,包括各种机器及其传感器、智能家居、车辆、穿戴设备以及工业设备等。

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也指出,到2025年预计有30%的工控系统具备分析和AI边缘推理能力。

物联网设备数量的急速增加与终端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按照传统云计算方式将海量数据全部发送到云端进行处理会对数据中心产生极大的压力,造成延迟与带宽冲突。

为了降低数据处理延迟、提高网络稳定性与可用性,部署于边缘端的技术与方案得到了快速发展,边缘计算架构在物联网中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包含物联网终端、边缘网关、边缘控制器、边缘服务器等在内的边缘计算节点设备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边缘计算依赖边缘节点来完成,边缘节点是边缘计算的基础设施。

与云数据中心相比,边缘计算节点具有小型化、多接入、分布式、更贴近用户(最后一公里)的特性,可实现海量工业数据接入、转换、数据预处理和边缘分析应用等功能。

通过在边缘节点对海量数据进行预处理,系统的请求响应时间可大幅度缩减、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降低网络带宽需求,并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的加速融合,在带来创新商业模式与技术架构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由于边缘节点规模较小、数量庞多、物理分散的特性,且边缘侧技术体系的每个领域都有大量的技术选择,物联网边缘计算节点设备的开发、制造、运营厂商在设计、生产、运维等环节中往往会基于各自的业务特点更加专注于自身的优势及资源,使得现有物联网边缘计算节点产业链很难实现高度的资源共享和协同优势。

市场迫切需要统一的技术规范来满足统一、智能、便捷管理爆发式物联网接入设备的需求,行业也迫切需要广泛认可的技术标准来打造高质量的计算平台,确保边缘计算节点设备与各类业务场景专属设备的交互融合,对不同边缘场景下环境和安全需求的高度适配,从而更好的树立行业规范、支撑产业发展。

综合以上,物联网边缘计算节点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迫切需要统一的产品技术标准规范。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标准范围: 边缘计算节点是物联网边缘计算系统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物联网边缘计算功能架构的基础条件。 基于边缘计算节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需求,本文件规定了边缘计算节点设备的要求,包括边缘服务器、边缘网关、边缘控制器和物联网终端。 本文件适用于物联网系统中边缘计算节点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主要技术内容: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5 概述 5.1 物联网终端 5.2 边缘网关 5.3 边缘控制器 5.4 边缘服务器 6 技术要求 6.1 通用要求 6.2 物联网终端 6.3 边缘网关 6.4 边缘控制器 6.5 边缘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