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人工智能社会实验 实施指南》由 SWG35(全国智能技术社会应用与评估基础标准化工作组)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主要起草单位 清华大学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移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委网信办 、成都市委网信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合肥清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
35.240 信息技术应用 |
35.240.01 信息技术应用综合 |
(1)相关国际行动及我国政策规划的要求 当前,国际社会正在积极探索智能治理问题,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20次提到标准问题,提出“会员国、国际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应制定国际标准,列出可衡量和可检测的安全和透明度等级,以便能够客观评估人工智能系统并确定合规水平。
”我国同样也在加速推进智能治理相关标准化工作。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开展社会治理标准化行动,推动社会治理标准化创新。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要求深入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推动制定智能社会治理相关标准。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也已写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和《“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探索智能社会治理中国道路,重构智能社会的文化与文明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命题。
研制《人工智能社会实验 实施指南》国家推荐性标准,利用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探索智能社会治理的中国道路,是展现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新兴科技治理新行动、新作为,促进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提升的新场域、新支点;是面向未来加强全球务实合作,深化世界各国政府、企业与社会交流沟通,推动包容性发展和全人类福祉提升的新路径。
(2)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实践工作的需求 2019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中央网信办牵头,联合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生态环境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8部委,先后在全国建立了10家综合基地和82家特色基地(统称“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下称“实验基地”),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超前探索制定智能社会治理的拓扑结构、运行机理、治理模式。
科技部将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列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下称“试验区”)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北京、上海等18个试验区部署了多个应用场景。
各实验基地和试验区在构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场景、打造智能社会治理产业生态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在实践过程中,实验的开展仍然面临一些难点和痛点。
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在设计实验流程和观测维向等开展实验的具体过程、实验开展不规范,缺乏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开展与综合反馈的方法,实验数据难以复用、实验结论不易集成、无益于智能社会治理目标等。
随着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实践的不断推进,关于实验的设计、开展和结论分析的整体流程,全国各地所有开展实验的实验基地、试验区都亟需一个实施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所要参照的纲领性文件。
研制《人工智能社会实验 实施指南》国家推荐性标准,可以为实验基地和试验区的实践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提升实验在方法论层面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各实验基地和试验区合理有效地开展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支撑和技术支持,探索实验设计与流程的提升机制和路径。
从而更好地支撑全国各地的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实践工作,以及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社会实验等专项工作。
为各地方、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开展智能社会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案。
(3)标准实施可能取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
研制《人工智能社会实验 实施指南》国家推荐性标准,在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流程中引入标准化手段,能够构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开展程序的话语体系和技术解决方案,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提供可参照适用的程序指引,优化实验流程、提升实验效率。
符合开展社会实验本身的科学性要求,可以促进智能技术良性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建设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目前我国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阔的先发优势。
利用好这一优势,巩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积极效应,提出可复用、可推广的有关智能社会治理的政策建议,形成对技术、产业与社会的反向回馈,可以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路径的优化和治理政策的完善提供科学的指导,可以为国家整体的人工智能标准化战略布局提供参考,为标准化相关政策及市场监管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在国际社会创建一个新的供讨论的话语体系和话语空间,帮助我国抢占国际智能社会治理话语权和制高点。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程序,规定了实验过程中的程序阶段划分、核心价值、基本原则、技术方针等总体要求,提供了组织应用、科学测量、综合反馈等三个阶段的操作和管理方法参考。 2.主要技术内容 《人工智能社会实验 实施指南》国家推荐性标准,为提高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科学性、规范性,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各有关方面提供可遵循的参考,规定了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组织应用、科学测量以及综合评价。 (一)术语定义。通过术语定义明确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中的常用概念。 (二)总体要求。明确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程序阶段划分、核心价值、基本原则、技术方针。 (三)组织应用。明确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在实验前的准备阶段,宜实施明确技术类型、搭建应用场景、明确参与主体、明确实验方案、防范伦理风险等步骤。 (四)科学测量。明确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在实验的开展阶段,宜实施选取测量要素、明确测量指标、科学抽样与分组、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步骤。 (五)综合评价。明确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在实验结束后,宜实施综合集成、实验评价、成果反馈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