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无损检测 金属结构交流电磁场检测方法》由 TC56(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主要起草单位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济宁鲁科检测器材有限公司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40871-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8个月
下达日期
2024-04-25
申报日期
2023-11-02
公示开始日期
2024-03-01
公示截止日期
2024-03-31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19.100
19 试验
19.100 无损检测
归口单位
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委

起草单位

与国家标准同步制定外文版

编号 语种 翻译承担单位 国内外需求情况
1 EN 济宁鲁科检测器材有限公司 制造业的发展及在役设备的状态把握及维护均需要无损检测技术的支撑。 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智造”已经走出国门, 与“一带一路”战略互动互利。特种设备,石油石化、海洋工程、核电等领域内产业跨国化的脚步不断加快。 对于上述行业,对金属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如何对金属结构在安装及服役过程中对其缺陷进行准确、快速的无损检查,成为保障装备可靠服役、实施质量强国重大战略的关键难题和迫切需求。 我国工程及技术机构、企业向全世界提供相关服务,是未来的发展趋 势,而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则是提供服务的必然趋势。本标准的制定为金属结构实施交流电磁场检测方法提供了技术依据、技术规范,保证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能够规范检测工艺,明确检测步骤,规范化检测过程,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可靠性。

目的意义

在特种设备、石油化工、海洋工程以及核电等关键金属结构中,由于其所处的管件位置及所承载或传输的介质特性,如何保证其安全稳定的服役与运行,成为了实施质量强国重大战略的迫切需求。

常见的金属结构表面无损检测技术有渗透检测、磁粉检测以及涡流检测等。

渗透及磁粉检测对结构表面质量要求最高,必须进行表面清理、打磨方可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且检测对象具有一定局限性。

渗透检测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磁粉检测则只能检测碳钢等铁磁性材料。

涡流检测对表面要求较低,但检测深度较小,实际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仍欠缺一种对表面要求低,检测效率高,适应性好的检测技术,来弥补上述检测技术的空白。

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Dover等教授在ACPD基础上提出新型电磁无损检测技术,ACFM技术通过激励线圈在工件中感应出均匀的交变电流,感应电流在裂纹、腐蚀等缺陷位置产生扰动,基于电场扰动引起空间磁场畸变原理,利用检测传感器测量空间磁场畸变信号,从而实现缺陷的检测与评估。

其均匀感应电场特点显著提升了该技术对结构的检测深度及探头提离抗干扰能力,能够在焊缝等复杂结构区域进行作业,并对结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实现定量检测。

目前国外已经将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视为有效的无损检测手段并建立了相关标准体系,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特种设备、核电、轨道交通等领域,反响良好;国内还没有建立统一的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标准,现行的交流电磁场标准为地方、团体及企业标准,各标准之间存着较多差异,限制了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

该标准的建立能够规范交流电磁场技术的检测与使用过程、为金属结构实施交流电磁场检测方法提供技术依据、技术规范,保证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能够规范检测工艺,明确检测步骤,规范化检测过程,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可靠性。

同时能够推动该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保证金属结构物的服役安全。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金属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本标准规定了金属结构缺陷交流电磁场检测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检测人员及设备的要求、检测工艺的基本要求、校验方法、操作规程及检测报告等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包括交流电磁场检测基本变素、人员、系统设备、校验方法、操作规程、检测报告等。适用于检测金属结构原材料或焊缝表面及近表面缺陷。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检测系统的组成、检测仪器与检测探头的校准、检测条件、检测系统的校验、灵敏度调整、扫查方式的确定、检测结果的评定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检测报告的填写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