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生物基材料与降解塑料中总氟含量测定试验方法》由 TC380(全国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彤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成华道可降解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扬州惠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华阳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觉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扬州惠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万达杰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联发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丽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富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京科林环保塑料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昌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248-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8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2-03-24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83.080.01
83 橡胶和塑料工业
83.080 塑料
83.080.01 塑料综合
归口单位
全国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与国家标准同步制定外文版

编号 语种 翻译承担单位 国内外需求情况
1 EN 北京工商大学 目前国际、国内有矿物、燃料、涂料、食品和饮用水等物质中氟含量的测定方法,但尚无针对生物基材料与降解塑料中氟含量的相关标准。

目的意义

环境友好塑料材料和食品包装塑料材料受到广泛认可,与此同时,对于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是否含有有害物质也备受关注。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是一种人造化学品,由于其防水防油等特性,自1940年以来PFAS一直被用于工业和消费品中,因此人一生中难以避免地暴露于PFAS,污染来源可能是与PFAS加工制造应用相关的职业、被PFAS污染的饮用水、可能含有 PFAS 的食物、受污染的土壤或灰尘、含有PFAS的空气、由PFAS制成或使用含有PFAS的材料包装的产品等等。

氟化物形式广泛存在于水中、动植物体内,自然界氟元素广泛存在各种无机盐和矿物质中,主要存在于萤石(CaF2),冰晶石(Na3[AlF6])及以氟磷灰石(Ca10(PO4)6F2)中。

对于人身健康而言它既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成年人体内约含2g~3g,其主要存在于牙齿和骨骼中,约占总量的90%。

我国卫生部门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量应为2.5mg ~4.0mg,长期低于该摄入量会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大骨节病等。

维持这一含量可以从食物和水中摄取,但长期高于限量摄入,易引发斑釉齿、骨硬化症、氟中毒、发育迟缓,甚至脏器病变等多种病症。

近些年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食品卫生安全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食品及其相关产品中氟元素的检测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GB4809《食品中氟允许量标准》中规定常见食品的最大量不大于2.0 mg/Kg, GB4806.1《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规定包装物中各物质的总迁移量应小于10mg/dm2,美国FDA对饮食中未确定的非致癌物质的迁移量应小于5.0mg/Kg,EU指令90/128/EEC中物质的总迁移量不大于2.0 mg/Kg。

EN13432和ASTM D6400也分别对包装物中总氟的含量提出不大于100mg/Kg的技术要求。

因此对于氟的检测方法提出了更微量、更准确的要求。

而对于生物基材料和降解塑料,由于其使用废弃后有机碳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二氧化碳后,其本身所含的氟元素会进入到降解环境的介质中,如果氟含量太高会影响到环境介质,在我国许多有关生物基材料和降解塑料的国家标准都规定了氟含量的要求,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国标,所以各家检验机构的检测会稍有偏差。

因此,制定氟含量检测方法的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高温水解-离子色谱法测定生物基材料与降解塑料中氟含量的测试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测试方法、结果计算和试验报告等,适用于测定氟含量 ≥ 1mg/Kg的塑料或塑料制品。 塑料或塑料制品在水蒸气和氧气混合物中经过燃烧高温水解,其中所包含的全部氟转化为氟化物定量溶于水中,以离子色谱法测定样品溶液中氟离子浓度,计算塑料或塑料制品中氟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