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深空探测器行星保护要求》由 TC425(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182-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2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2-03-03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49.140
49 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
49.140 航天系统和操作装置
归口单位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与国家标准同步制定外文版

编号 语种 翻译承担单位 国内外需求情况
1 EN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用于深空探测国际合作

目的意义

迄今为止,我国已实施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期任务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后续小天体探测任务、火星采样返回和木星及以远探测任务正在论证,按照联合国规定的行星保护相关政策,行星保护是深空探测活动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行星保护事关地球生物安全的共同利益,日益成为国际“外空舞台”的重要道德制高点。

我国在行星保护技术方面,尚无统一的顶层标准规范,亟待制定深空探测领域行星保护的管理和技术标准,逐步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适用实用、配套完整的行星保护标准规范体系,规范指导工程中行星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为后续工程任务的立项论证、研制建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基础条件。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深空探测行星保护工作的目标、原则,以及全生命周期的行星保护工作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无人深空探测器研制过程中的行星保护管理和技术实施。 主要技术内容为:行星保护术语和定义。行星保护的分类,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提出深空探测器行星保护全周期的工作要求,包括论证阶段工作要求及要素,方案设计阶段工作要求及要素,研制阶段系统级和分系统、单机级工作要求及要素,在轨阶段工作要求及要素。从环境、设备、人员、过程等方面对行星保护工作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