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天然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板试验方法》由 TC48(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安徽科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霞光集团有限公司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全国塑料制品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234-T-607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6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2-02-28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83.140.10
83 橡胶和塑料工业
83.140 橡胶和塑料制品
83.140.10 薄膜和薄板
归口单位
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

采标情况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国际标准:ISO 16616-2015。

采标中文名称:天然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铺板试验方法。

目的意义

塑料/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由一种或多种天然纤维和聚合物通过挤出、压制或者注塑成型得到的产品。

目前天然纤维主要来源于木材、棉花、亚麻、洋麻和大麻等生物基材料,环境负荷小,并且易于获得、成本低廉,天然纤维与相同重量的玻璃纤维相比,强度高出25%至30%。

由天然纤维加工的复合材料不仅有助于减轻制品的重量,降低原料成本,而且有助于提高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

所以目前塑料/天然纤维复合材料主要用于汽车和建筑行业,以制造门板、座椅靠背、仪表板、卡车衬里、顶棚、盖板、栏杆、窗户和框架。

天然纤维复合板也是目前生物基建材中常见的一种制品。

随着人们绿色环保产品的意识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和国内对“双碳”目标的追求,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由于该复合材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亲水性天然纤维和疏水性聚合物,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它们在环境中的特性(如防潮性、抗紫外线性和耐腐蚀性等)差异,制品可能会出现开裂、弯曲和强度降低等问题。

但是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对天然纤维增强塑料板的性能和耐久性进行评价,所以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仅不利于质量更加优异的新产品的开发,也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因此,本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促进天然纤维增强塑复合板生产领域的技术发展,保护消费者免受低质量产品的伤害。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户外使用的塑料/天然纤维复合板材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天然纤维复合板材的密度、最大弯曲载荷、弯曲蠕变、抗冲击性能、冲击强度、变形量、握钉力、防滑性能、吸水性、冻融性能、热膨胀系数、耐候性、有害物质、燃烧性能和抗变色性能等各项性能测试的试样、试验设备、试验流程以及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