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粮油检验 样品信息采集技术规范》由 TC270(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主要起草单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四川省粮油中心监测站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103-T-44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2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2-01-24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管理
国际标准分类号
67.060
67 食品技术
67.060 谷物、豆类及其制品
归口单位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粮食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特别是近年来“镉大米”事件更是将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围绕“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的优品率评测、“五优联动”评优等监测数据的进一步利用是与被检测对象的主体信息、样品信息及相关信息密不可分。

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加上粮食品种繁多,粮食质量品质的差异性与外界环境条件密不可分,因此,粮食质量安全监测过程中,样品相关信息的采集工作备受关注。

当前“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做好粮油检验样品信息采集的规范,为下一步数据的分析利用,指导生产前端种植结构调整、品种调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依赖于粮食检验,而粮食检验数据结果要发挥作用,必须要确保采样布点科学具有代表性、采样信息完备具有可溯源性、采样过程规范具有可控制性。

作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的重要环节,有必要规范被监测样品信息的采集规范性,进而保证在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利用时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能较为全面的对相关环节、相关主体以及粮食样品本身与地理环境、储存环境或销售环节等外部关联信息建立的科学、有效、可追溯的关系,有力支撑粮油质检的“数字化”转型,夯实粮食行业“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的基础。

粮食作为食品的源头,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粮食产新质量安全监测不仅关系着每年的收购政策、种植结构调整等,更与行政管理部门了解掌握区域内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状况息息相关,只有科学布点、规范采集监测样品,才能及时、准确的给管理部门传递正确信息,做好科学预测和制定相关政策。

粮油质检工作重点是服务于政府、服务于“三农”,也是实施粮食行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国家推进“智慧粮库”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都要求粮食在抽样检验过程中对样品信息采集的规范性、及可溯源性进行规范,同时需要对可传递信息及传递规则进行规范。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于粮食收购、储存及运输环节粮食样品的采集,以及采集后样品的储存及运输相关要求。 规范相关的术语、定义和符号。 主要技术内容包含: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采集原则 5、信息类别 6、信息记录 7、信息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