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全球生产网络配置的形式语义模型》由 TC159(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59SC4(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数据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大学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206-T-604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2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1-12-13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25.040.40
25 机械制造
25.040 工业自动化系统
25.040.40 工业过程的测量和控制
归口单位
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数据分会
主管部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

采标情况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国际标准:ISO 20534:2018。

采标中文名称: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全球生产网络配置的形式语义模型。

目的意义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是中国制造业逐渐变强的主线。

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制造技术是提升中国制造业整体效率的关键;而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其中,工业自动化行业将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很好地结合于一体,因此可以说工业自动化行业在未来将贯穿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整个过程。

全球信息化发展要求各领域企业间,各应用软件组件间能够数字化,智能化地协同工作,进行数据和信息的实时交换,提高数据流通、共享、管理的效率。

但实际应用中的用户需求及软件组件在能力描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形式化语义描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技术。

在应对变化的过程中,竞争性制造业的目标是在针对复杂的多方面问题做出决策时,最好地了解各种可能选项之间的平衡。

了解如何最好地配置和重新配置全球生产网络,以应对快速变化的产品服务需求,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领域。

决策要考虑多种现有产品和服务变体、多种新产品和服务,以适应新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要求以及当前生产和服务负荷的影响,并协调和同步遍布全球的生产网络,同时考虑当地供应商能力、运输限制、工厂能源使用和生产负荷预测等因素 如何设计和配置全球生产网络(GPN),以生产和运营新的实体产品或产品服务。

对生产网络中设施之间的流关系进行建模。

未来的标准可以建立在本文件的基础上,为工厂系统开发标准语义模型。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一种基于形式逻辑的概念特化方法,以支持制造参考模型的开发,这些模型是支持全球生产网络配置所需的必要业务特定知识模型的基础。 本文件规定了以下内容: ——形式语义模型方法; ——属性特化的层次; ——各层次的语境; ——各层次的关键属性; ——属性关系; ——属性公理; ——适用性规则。 以下内容属于本文件范围: ——离散产品制造的生产网络; ——全球生产网络配置的形式语义; ——系统层次形式语义; ——设计系统形式语义; ——制造业务系统形式语义; ——全球生产系统网络形式语义。以下内容不属于本文件范围: ——工厂形式语义; ——全球生产网络运行的形式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