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老龄化社会 年龄包容性劳动力通用要求与指南》由 TC264(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30419-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6个月
下达日期
2023-03-17
申报日期
2021-11-23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03.080
03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
03.080 服务
归口单位
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采标情况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国际标准:ISO 25550:2022。

采标中文名称:老龄化社会 年龄包容性劳动力通用要求与指南。

目的意义

我国是全球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20年11月1日,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18.70%。

我国老龄化程度和人口年龄结构已接近发达国家,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经济基础相比发达国家还较为薄弱,快速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对我国的财富储备、人口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等造成了较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尽快实现从“以养(养老)为主”到“积极老龄化”的思想变革、体制变革、经济变革至关重要。

“积极老龄化”的概念于本世纪初写入联合国《马德里政治宣言》,是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全球政策框架,认为老年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能量,是宝贵的社会资源。

通过激发潜能,老年人不仅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亦可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一味地需要社会的照顾。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正式将积极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但我国积极老龄化的物质准备、精神准备和制度准备并不充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社会劳动力供应不足,经济发展增速减缓,国家财富储备尚有缺口,社会稳定与人口安全面临挑战。

实践证明,标准化是实现老龄化创新变革的重要技术手段。

自2005年起 WHO、ISO、APEC、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际组织与国家,分别就老年人友好型城市、老年劳动力、认知症友好型环境、代际和谐社区、银发经济、长期照护体系等内容开展了标准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国虽然在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但在积极老龄化标准化工作方面却非常落后,至今尚未发布积极老龄化国家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悬殊。

在此背景下开展本标准研制,可为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一方面,本标准将直接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批示。

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积极老龄化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在2021年10月14日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

李克强总理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韩正副总理和孙春兰副总理分别强调:要加强规划、标准等基础性工作,支持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本标准将为落实上述重要精神提供有效路径。

另一方面,本标准将为本标准将为我国积极老龄化的物质准备、精神准备和制度准备提供强有力的标准化技术支撑与规制保障。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长期、共同、不可逆的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是关乎国计民生、民族兴衰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综合性、长期性、艰巨性的重大战略问题。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本标准等同采标ISO 25550:2022国际标准,将帮助我国快速转化、有效利用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深入推进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平稳、高效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和劳动参与率、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保持代际和谐与社会活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支撑,从而确保中华民族世代永续发展、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25550:2022“Ageing societies -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an age-inclusive workforce”,在广泛调研、深入分析、充分对接我国具体需求与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指导原则 5.领导力和包容年龄的组织文化 6劳动力规划、招聘/再就业和工作分配 7.工作设计 8.健康与福利 9.职业发展 10.知识管理和代际合作 11.工作场所的数字化和创新 12.继任规划 13.向退休过渡 14.继续工作 15.老龄化劳动力生态系统对组织的价值 16.理财知识规划及福利和奖励 17.持续改进:评估工具 附录A(资料性)老龄化的概念和影响 附录B(资料性)个人持续职业发展规划 附录C(资料性)针对年龄包容性劳动力的评估工具 附录D(资料性)衡量成功和成果的指标示例 附录E(资料性)针对中小型组织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附录F(资料性)要求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