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3部分:设备》由 TC56(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189-T-469
制修订
修订
项目周期
16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1-11-19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19.100
19 试验
19.100 无损检测
归口单位
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采标情况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国际标准:ISO 9934-3:2015。

采标中文名称: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3部分:设备。

目的意义

无损检测技术是人类工业化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产品质量控制和保障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的主要手段,其同时也对生产工艺进行反馈。

无损检测利用物质的热、力、声、光、电和磁等特性,以不损害预期使用性能和可靠性的方式,探测、定位和测量材料与零部件中的缺陷或异常,评价其性能、组织和完整性。

无损检测的应用涵盖机械制造、化工、医药医疗、能源、交通、冶金、建筑、水利、海洋工程、兵器、航空、航天、核工业、卫生食品、缉私与反恐和公共安全等领域。

磁粉检测属于无损检测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及工业产品的标准或近表面的缺陷(或组织状态的变化)。

本文件是磁粉检测的最为基础的支撑性文件,规定了实施磁粉检测所需的检测介质分类、检验分类、检验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报告的规定。

据统计,国家发布了16项磁粉检测标准,除了术语标准和本标准外,其余标准均引用本标准作为规范性引用文件,作为磁粉检测的基础性文件。

本项目等同采用ISO 9934-3:2015,修订GB/T 15822.3—2005《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3部分:设备》(ISO 9934-3:2001)。

结合磁粉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的深入应用和发展,ISO 9934-3:2015较2001年版在电流发生器、磁化床、UV-A源、电流测量、可见光测量等内容发生较多变化。

本项目修订后,将对国内各个行业应用磁粉检测提供更好的基础支撑性文件,持续提高,持续改进。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供应商所提供设备的性能、实用性方面的最低要求和测量特定参数的方法。如适用,还规定了测量和校准要求以及在役检查。本文件适用于以下3种类型的磁粉检测设备: —— 便携式或移动式设备; —— 固定设备; —— 用于连续检测工件的专用检测系统,是由一系列操作工位依次排列组成的检测线。 本文件也适用于磁化、退磁、照明、测量和监控用设备。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 15822.3—2005《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3部分:设备》,与GB/T 15822.3—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 更改和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5年版的第2章); —— 增加了电流发生器的概述(见4.2); —— 更改了磁化床的概述(见4.3.1,2005年版的4.3.1); —— 更改了UV-A源的技术数据(见5.2,2005年版的5.2); —— 更改了测量的概述(见9.1,2005年版的9.1); —— 更改了电流测量的规定(见9.2,2005年版的9.2); —— 更改了可见光测量的规定(见9.4,2005年版的9.4); —— 删除了UV-A辐射测量(见2005年版的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