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植物检疫温度控制处理技术规范》由 TC271(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海关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天津海关常州海关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114-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2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1-11-06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01
65 农业
65.020 农业和林业
65.020.01 农业和林业综合
归口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外来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控是直接关系到国际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农业生产安全的重大课题。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形式多样化,加速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溴甲烷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被列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受控物质名单,发达国家在2005年起停止溴甲烷的使用,发展中国家也将在2015年停止使用溴甲烷。

虽然检疫用途的溴甲烷属于豁免范畴,但国际社会要求检疫中使用的溴甲烷都应加速淘汰的呼声越来越高。

控温处理包括热处理和冷处理,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环境友好的检疫处理方法,处理成本较低,杀虫谱广,广泛的应用于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检疫处理、木质包装热处理和随航冷处理过程中。

开展“检疫控温处理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采取高效安全的溴甲烷替代技术,对于解决植物产品可能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处理技术瓶颈问题,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国际贸易和国内储运环节中可能携带限定性有害生物除害处理,以阻止限定性有害生物的传播、扩散和定殖。 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作为植物检疫措施的气调处理应用的一般要求,特别是ISPM 28(限定性有害生物的植物检疫处理)所采用的要求,为我国提供了应用控温处理作为植物检疫措施的技术指南,包括对处理方法、技术要求和设施设备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