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化学纤维 抗氧化性测定 DPPH和ABTS法》由 TC586(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百事基材料(青岛)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银鹰化纤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241-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2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1-10-12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59.060.20
59 纺织和皮革技术
59.060 纺织纤维
59.060.20 人造纤维
归口单位
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与国家标准同步制定外文版

编号 语种 翻译承担单位 国内外需求情况
1 EN 百事基材料(青岛)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银鹰化纤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等。 随着社会发展、消费升级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各类化学纤维新材料及其纤维制品也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鉴定纤维具有抗氧化性能,已势在必行。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在全球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金额增长超过四倍,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目前全球功能性纺织品市场的销售额为每年500亿美元,而中国纺织品的需求也在500亿人民币左右。据悉,未来功能性纺织品市场销售额每年还将有3.8%的增长,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更新,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目前,国内外尚无 化学纤维 抗氧化性测定方法,无法依据相关规范或标准来检测纤维是否具有抗氧化性能。 外文版制定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从而不断提高检测能力、产品质量以及行业水平。同时标准外文版的编制可以更好地推进中国标准“走出去”,拓展“国际化”,为统一分析方法、解决内销外销产品标准不一等问题提供有力支撑,对我国相关企业在海外的经营与发展以及相应产品的流通产生正影响。标准外文版的制定,也加大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标准化交流合作力度,促进我国与沿线重点国家标准体系的有机衔接与协同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同时也使得“一带一路”建设更加具有活力,是“一带一路”建设普惠的实践。

目的意义

自由基,化学上也称为“游离基”,是指某些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共价键发生均裂而形成的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为了使自身性质趋于稳定,自由基会夺取其他物质的一个电子,损害其他物质。

在化学中,这种现象称为“氧化”。

众多医学研究及临床试验证明:人体细胞电子被抢夺是万病之源,自由基ROS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不饱和电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到处争夺电子,如果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基化,形成畸变的分子而致癌。

该畸变分子由于自己缺少电子,又要去夺取邻近分子的电子,又使邻近分子也发生畸变而致癌。

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形成大量畸变的蛋白分子,基因突变,形成大量癌细胞,最后出现癌症。

随着社会发展、消费升级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各类化学纤维新材料及其纤维制品也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目前,国内外尚无《化学纤维 抗氧化性测定方法》,无法依据相关规范或标准来检测纤维是否具有抗氧化性能。

为保障产品的质量,避免相关产品质量的层次不齐,急需编制相关标准。

供各企业参考来规范其产品品质,为消费者提供认知服务。

该标准的制定是科技进步,消费升级和市场细分迫切需要制定的方法。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DPPH是一种暗紫色棱柱状结晶,在无水乙醇中呈深紫色,DPPH· 自由基在可见光区517nm处具有较强吸收峰。该方法通过DPPH提供的1个稳定的DPPH· 自由基与抗氧化纤维提供的氢离子结合,使DPPH· 自由基的特征性紫色消失,变为无色或浅黄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后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值的变化评价纤维的抗氧化能力。 ABTS经氧化后生成较稳定的蓝绿色ABTS+ 自由基,在可见光区734 nm处有最大吸收峰,抗氧化性纤维与ABTS+ 自由基反应后使其褪色,在734 nm处的吸光值降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后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值的变化评价纤维的抗氧化能力。 本文件规定了采DPPH和ABTS法测定纤维抗氧化性能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化学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