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化学纤维 儿茶素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由 TC586(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银鹰化纤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240-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2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1-09-30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59.060.20
59 纺织和皮革技术
59.060 纺织纤维
59.060.20 人造纤维
归口单位
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与国家标准同步制定外文版

编号 语种 翻译承担单位 国内外需求情况
1 EN 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银鹰化纤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等。 儿茶素是茶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内含物质,又称儿茶精,茶单宁,具有抗氧化、抑菌、除臭等优点。含有儿茶素的纤维及其制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与人体皮肤亲密接触的纺织品,如内衣、内裤、床单、被单、袜子、枕巾、婴幼儿服装、护士服、无纺和卫材等领域,深受消费者的好评和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外尚无化学纤维 儿茶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标准,无法依据相关规范或标准检测儿茶素制备的产品的真伪。为保障产品的质量,避免相关产品质量的参次不齐,急需编制相关标准。供各企业参考来规范其产品品质,为消费者提供认知服务。该标准的制定是科技进步,消费升级和市场细分迫切需要制定的方法类标准。 本标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改性纤维的生物安全性、功能性和环保性。从以下方面推动技术改革和行业创新:从生物安全性角度,添加的生物活性成分是纯天然提取的,对人体没有危害; 从功能性角度,纤维不仅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3A级持久抑菌),而且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功能;从环保性角度,纤维中生物活性成分来自天然提取,不涉及化学物质、重金属等污染;纤维制成的织物可回收、可降解、可再生。 外文版制定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从而不断提高检测能力、产品质量以及行业水平。同时标准外文版的编制可以更好地推进中国标准“走出去”,拓展“国际化”,为统一分析方法、解决内销外销产品标准不一等问题提供有力支撑,对我国相关企业在海外的经营与发展以及相应产品的流通产生正影响。 标准外文版的制定,加大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标准化交流合作力度,促进我国与沿线重点国家标准体系的有机衔接与协同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同时也使得“一带一路”建设更加具有活力,是“一带一路”建设普惠的实践。

目的意义

儿茶素是茶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内含物质,又称儿茶精,茶单宁,具有抗氧化、抑菌、除臭等优点。

含有儿茶素的纤维及其制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与人体皮肤亲密接触的纺织品,如内衣、内裤、床单、被单、袜子、枕巾、婴幼儿服装、护士服、无纺和卫材等领域,深受消费者的好评和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众多一线品牌:爱慕股份有限公司、英氏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孚日集团、愉悦家纺有限公司等都是该类产品的应用和推广企业。

目前,国内外尚无《化学纤维 儿茶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标准,无法依据相关规范或标准来检测儿茶素制备的产品的真伪。

为保障产品的质量,避免相关产品质量的参次不齐,急需编制相关标准。

供各企业参考来规范其产品品质,为消费者提供认知服务。

该标准的制定是科技进步,消费升级和市场细分迫切需要制定的方法类标准。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原茶改性纤维中儿茶素的含量。 本方法的测定低限:儿茶素C为0.5mg/kg,表儿茶素EC为0.5mg/k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为1mg/k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为0.3mg/k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0.5mg/kg。方法的线性范围均为0μg/mL~200μg/mL。本标准适用于原茶改性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