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葡萄苦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由 TC271(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主要起草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海关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116-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2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1-09-28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01
65 农业
65.020 农业和林业
65.020.01 农业和林业综合
归口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委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葡萄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效益高的特点。

由于其经济价值较高,我国近年来葡萄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种植。

葡萄栽培和加工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葡萄苦腐病(Grape bitter rot)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葡萄上重要的果实腐烂病害,可以危害大部分葡萄的栽培种和野生种,目前已知的分布国家地区有美国、乌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南非、希腊、意大利、印度、日本和中国台湾,我国江西有局部发生报道。

葡萄苦腐病菌Greeneria uvicola可侵染葡萄的根茎部、枝叶和果实,甚至葡萄花序,对鲜食和酒用葡萄均有严重影响。

造成产量降低,质量下降。

根茎部发病,产生变色坏死斑。

枝蔓发病,首先在新梢基部表皮颜色变浅,严重时顶梢枯死。

叶片症状为叶柄出现浅褐色、边缘不清晰的病斑,病斑可环绕叶柄至整个叶片。

新梢和嫩叶上产生黑褐色小点,后期着生分生孢子盘。

果实发病,病菌通常从果梗侵入,在近果蒂处产生一小块白色的斑痕,逐渐向果粒蔓延、扩大、软腐。

在果实上常出现环纹状排列的分生孢子盘,在整个果粒发病时更为明显。

浆果在感病几天后变软,易脱落,此时浆果的味道最苦,因此被称为苦腐病(杜洪忠等 2009)。

病菌也可侵染花序,但症状不明显。

葡萄苦腐病在北卡罗来纳州造成产量降低30%,在一些严重发生地区产量损失高达50%。

鉴于其严重危害性,我国已将葡萄苦腐病菌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862号,2007),以防止其传入。

葡萄苦腐病菌是我国的对外检疫性对象,但是迄今并未有相关国家标准发布。

宁波海关曾全国首次截获该病菌,积累了相关菌株。

本标准拟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向葡萄苦腐病菌进行检疫鉴定。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携带葡萄苦腐病菌的植物及其产物中该病菌的检疫鉴定。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通过接种实验明确其症状特征,通过分离培养观察期生物学特征,通过分析葡萄苦腐病菌及其近似种的分子序列,设计葡萄苦腐病菌的特异引物探针,并进行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验证相关引物和探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终以病害症状、病原形态特征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为鉴定依据,对葡萄苦腐病菌进行检疫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