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花椒》由 TC408(全国辛香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主要起草单位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128-T-442
制修订
修订
项目周期
16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1-09-14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
67.220.10
67 食品技术
67.220 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
67.220.10 香料和调料
归口单位
全国辛香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辛香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花椒是我国特有的辛香料之一,所用部位是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果皮。

作为一种常用的调味料,花椒在日常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应用十分广泛。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工工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花椒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这也促进了我国花椒生产行业的迅猛发展。

据统计,2018年我国花椒总产量达45.85万吨,成为重要特色经济作物,而且由于花椒耐旱、耐贫瘠土壤,也使得花椒生产成为不少山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云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都制定了推动当地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方案,从中长期来看花椒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花椒生产流通的标准化工作,1992年,商业部发布实施了花椒的商业标准《花椒》(SB/T 10040-1992),并于2013年发布了推荐性国家标准《花椒》(GB/T30391—2013)。

各项标准实施以来对花椒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与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藏等做出了相关要求。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提高了花椒产品质量,规范了花椒流通储运操作,对花椒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引导和助推作用。

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花椒栽培储运技术水平的提高,市场质量要求的改变,原有花椒标准的相关参数指标,已不能满足当前花椒产业可续发展需求,甚至部分指标对当前花椒的正常生产流通造成了制度上的障碍。

同时,近年来,随着新的国家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新的标准化法和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的颁布实施,也导致了《花椒》(GB/T30391—2013)标准的相关质量参数、技术规范要求上与目前花椒产业需求的不适应,阻碍了我国花椒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重要的天然香辛料和食品工业原料,市场对完善和调整花椒产品质量控制规范的要求也日益增强。

研究和修订国家推荐性标准《花椒》(GB/T30391—2013),建立与当前花椒生产流通相适应,与当前花椒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相一致的花椒国家标准,对提升花椒产品质量、提高花椒生产技术水平、规范花椒流通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修订国家推荐性标准《花椒》,一方面可以提升和完善《花椒》标准的指标和参数,实现产品质量标准与生产、加工技术水平的适应,保证标准的适用性,发挥标准对国内乃至全球花椒产业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辛香料国家标准标准体系的完整性。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食品调味料用的花椒(Zanthoxylun bungeanum Maxim)、竹叶椒(Z. armatum DC.)和青椒(Z.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的质量评定及其贸易。 根据目前花椒质量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按GB/T 1.1—2020的规定,进行修订。主要技术指标有:术语和定义、采收、干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