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信息技术 BIM软件 第3部分:模型视图定义》由 TC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清华大学数云科际(深圳)技术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设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211-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2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1-08-24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240.99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35.240 信息技术应用
35.240.99 信息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BIM数据面向具体应用时,应对各项应用进行需求分析,形成通用的、计算机可读的规则集,用于信息模型数据合标性检查和子模型数据集提取,保证不同软件所提供的信息模型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目前主要根据模型视图定义(MVD)的方式来实现。

本标准的目的是解决如何将BIM数据交换需求与数据交付标准表示为数字化的模型视图定义规则的问题,并基于此实现模型合标性自动检查与子模型抽取应用,使数字化的BIM标准能在工程中支持自动化的应用。

在行业应用方面,本标准有以下意义:1) 实现BIM数据交付标准的数字化表示,支持BIM标准自动检查,确保BIM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升BIM数据质量,为BIM数据的可信性提供技术保障;2) 针对特定的BIM数据交换需求,对BIM数据内容进行约束,利用子模型抽取去除非必要信息,实现BIM数据权限控制,为BIM数据的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3) 支持BIM数据交换软件的实现,减少数据交换过程中的BIM数据损失。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模型视图定义的内容和表示方法,规定了工程建设领域协同工作过程中,通过模型视图定义方式完成BIM数据交换的基本框架,描述了模型视图定义在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对软件工具的要求,并提供了一个轻量级的模型视图定义语言MVDLite,以及有关此语言的概念、路径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数据交换所需的模型视图定义的开发和应用。 本标准的核心技术为第4章至第7章。第4章规定了模型视图定义的基本框架,包括应用框架和数据框架;第5章规定了模型视图定义的内容,包括概念、路径和规则;第6章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的模型视图定义语言,即MVDLite语言,包括概念、路径和规则;第7章规定了模型视图定义应用,包括模型视图定义文件、子模型提取和模型合标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