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信息技术 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由 TC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设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天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209-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2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13
申报日期
2021-08-24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7-14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7-28
标准类别
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240.99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35.240 信息技术应用
35.240.99 信息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BIM数据在多个软件之间交换时,缺乏统一的构件几何参数描述信息,在交换时只能采取通用的几何描述方式,如边界表示、网格表示等,导致出现模型的设计意图缺失、无法编辑、可复用性降低等问题。

在BIM软件厂商开发过程中,对于构件中的几何建模一般不开放其局部坐标系信息,二次开发人员和数据转换人员很难做到在模型中精确放置创建的构件几何,增加了数据转换和二次开发的难度。

本标准通过对BIM专业几何的参数标准化,规定开发人员在数据导入导出过程中需要保留的几何参数,来提高BIM信息交换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本标准提供统一的构件局部坐标参考信息,来降低二次开发和数据转换的难度。

制定本标准的意义在于:首先,本标准为模型中构件几何数据交换提出要求,使得在模型多次交换后,仍然可以做到修改模型中构件的几何信息和可视化表达。

其次,BIM开发人员可以根据专业构件几何的定义获得构件几何特征,在缺少构件语义信息时可以通过这些几何特征自动识别出几何类型;再次,在BIM软件产品研发时也可以参考本标准,在多个厂商之间实现统一的构件定位机制,降低BIM软件产品的开发与交互难度;最后,本标准还可以为其他非通用专业构件的标准化表达提供参考,确保这些非标准构件几何的正确处理。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在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建设工程项目中,机电、建筑以及设计专业通用构件的几何形体的信息表达,以及所描述该几何表达所需要的参数和定位坐标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存储、传递BIM几何数据时,提供专业几何信息数据的类型定义和参数表达的参考,为BIM软件中开发专业几何有关的几何建模、几何特征识别等功能的开发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