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钢渣 氧化锰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由 TC183(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83SC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冶金固废资源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要起草单位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 。
77 冶金 |
77.140 钢铁产品 |
77.140.99 其他钢铁产品 |
工信部规〔2016〕358号关于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第(六)推进绿色制造中提出:加快钢铁行业资源能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加强冶金渣、尘泥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冶金渣粉尘的综合利用率,促进行业绿色发展。
加强对钢渣中元素检测是综合利用的关键。
钢渣是指冶金工业中产生的废渣,其产生率为粗钢产量的8%~15%,中国的钢渣产生量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而迅速递增,因此,钢铁企业废渣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国内钢铁企业产生的钢渣不能及时处理,致使大量钢渣占用土地,污染环境。
随着我国钢渣产量的逐年增加,钢渣利用成为行业重点课题,特别是国家提出钢渣的综合利用率应达86%以上,基本实现“零排放”,发展规划。
企业越来越重视冶炼固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钢渣在国内的用途一般是经处理后返回烧结或炼钢。
但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经处理后的钢渣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其化学成分和性能的分析,有效的应用到冶炼、建筑材料等领域,如用于混凝土、水泥、砂浆、砖等,使废物变成宝物,变害为利,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
钢渣的化学成分检测方法作为检验钢渣性能的基础检验方法被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及钢厂试验室广泛应用。
钢渣是一种含有金属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等多种元素的自由态和结合态以及复合物,其中氧化锰量(质量分数)为0.1%~10%,氧化锰的存在及含量多少对钢渣的利用有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准确测定氧化锰含量,为有效治理、推动钢渣利用提高可靠依据。
但国内尚没有对应的国家标准,严重影响着该产品的生产、服务和过程控制的有序化及该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制定相应标准填补空白。
本标准的制定,将推动钢渣回收再用,在冶炼、建材等行业的应用,促进资源的再利用,推进经济型社会的建设。
是GB50912-2013 钢铁渣粉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 51387-2019钢铁渣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标准等强制性标准配套方法标准。
本项目是GB/T38216系列标准,完善标准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钢渣中氧化锰含量。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1%~10.0%。 本标准规定了方法原理、试样制备、仪器设备及试剂、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及试验报告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