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纺织品 全氟烷基乙醇和全氟烷基丙烯酸酯的测定》由 TC209(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09SC1(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主要起草单位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等 。
59 纺织和皮革技术 |
59.080 纺织产品 |
59.080.01 纺织产品综合 |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FASs)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烷基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后所形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当烷基上的氢原子全部被取代称为全氟化合物,如常见的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
当仅有部分氢被取代的化合物称为多氟化合物,如含氟调聚物醇类和含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含氟调聚物醇(FTOHs)是一类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其潜在的生态毒性效应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含氟整理剂早已商品化并占据很大市场,由于用含氟调聚物醇类和含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对纺织品进行整理可以赋予产品优异的防水拒污性能而被使用。
PFASs具有高毒性,且具有持久性、累积性、长距离迁移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近年来对PFASs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欧盟、加拿大、丹麦及美国各州也纷纷出台相应政令或法案,对PFASs进行限制,且限制使用的PFASs种类逐渐增多的趋势。
因含氟调聚物醇类和含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全氟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可以转化成更具毒性的全氟化合物或本身具有生理毒性而被限制使用。
在国际上自2017年以来至今发布的OEKO-TEX STANDARD 100均对含氟调聚物醇类和含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提出限制要求:(婴幼儿类产品)纺织品要求每种化合物不超过0.50 mg/kg。
当前国内没有出台针对含氟醇类和含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测试标准,而参照现有标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很难满足测试要求, 因此,建立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含氟醇类和含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可以弥补国内标准的空白,本标准的建立对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企业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抵制技术壁垒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仪器材料、试验分析步骤、结果计算、结果表示、方法检出限和精密度、试验报告要求等。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纺织品中全氟烷基乙醇(FTOH) 和全氟烷基丙烯酸酯(FTA)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产品。主要技术内容:优化合适溶剂萃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技术测定。建立纺织品中全氟烷基乙醇(FTOH) 和全氟烷基丙烯酸酯(FTAC)的标准检测方法。